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8-16 17:16:52 阅读量:
一个顶尖高等学府与一个普通基层法院的交集
清华大学是国人的向望和骄傲,清华法学院于1995年复系,1999年建院,短短20年,法学教育在清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连续五年跻身全球法学院50强。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黎宏教授,研究领域为刑法学、比较刑法学,作为刑法学界少有的、在中日两国均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黎宏教授无论是在培养学生时还是在学术研究中,都特别 “接地气”,不仅是他自己,他也要求他的学生,要注重与实务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加强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联系。
凤翔县法院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基层法院,但历界领导班子都特别重视调研。2016年4月,在凤翔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县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法学会,凤翔法院随即成立了法学会法院学术研究小组。今年4月17日,全省县级法学会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凤翔召开期间,凤翔法院学术研究小组向全省各地150余位参会代表展示了在实务研究、普法宣传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在刑事审判工作方面,凤翔法院刑庭以提高刑事审判质量为抓手,注重法律理论的学习,深入钻研审判业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在审判实践中,郁于自身的知识层次和业务能力,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惑和难以厘清的问题,凤翔法院党组希望通过强化调研来助力解决审判实践中的难题。一个偶然的机缘,通过曾经的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凤翔县政府副县长蒋铃同志协调,凤翔法院将归纳、整理出的二十多件刑事案例报送给了清华大学法学院
一次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的交流碰撞
凤翔县委政法委书记、县法学会会长张军良代表县委对黎教授一行到风翔传经送宝表示感谢,凤翔法院赵宏伟院长介绍了凤翔县及县人民法院的简要情况,黎宏教授也对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办学理念等做了介绍。黎宏教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提出,清华法学院无论是在人才培养还是学术研究中都始终秉承“顶天立地”的思想,所谓“顶天”,就是要研究最新颖、最前沿的问题,而“立地”则是要始终立足司法实践。
研讨会上,凤翔法院报送的自己承办或其他兄弟法院办理的二十余件案例被逐一剖析解读,案件承办人提出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由专家学者一一回应,共同分析争议焦点,拓展延伸讨论:因一个受贿案件引起的关于单位犯罪问题的争鸣;因一个贪污案件引起的关于共同犯罪问题的讨论;关于毒品犯罪中“控制交付”情节的认定,选择性罪名的确定问题……
一场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的交流碰撞精彩上演!
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
享用一场盛宴,时间总是显得吝啬。经过一中午的讨论,大家情绪高涨,下午2:30,虽然还不到夏时制的工作时间,大家再次齐聚会场,研讨继续进行,没有人懈怠,也没有人觉得疲惫,讨论还是那么热烈……
研讨会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才结束,凤翔法院刑庭副庭长韩雅琴发表感言说:审判实践中所接触的案例本身就是一座理论研究的富矿,通过聆听教授的指导,自己更加明白如何将司法经验进行理论提纯和萃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做一名学习型、专家型法官的勇气和决心。赵宏伟院长在致答谢辞时谈了三点感受:一为专家学者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而感动;二为法院干警享受这样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而感激;三为各方之间架起一座交流学习的友谊之桥而欣慰!
既然是一场知识的盛宴,又怎能就此戛然而止?!
凤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蒋铃莅临指导会议,身为法学博士的他做了精彩的点评,他说:
为期一天半的研讨培训在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时间虽短,但大家受益匪浅!这是一种最“接地气”的研讨形式,通过对基层法院刑事审判案例的深入剖析论证,提升了基层法官撰写判决的论理水平,建立了司法实务人员与高等学府科研团队之间交流互动的基础。以此为契机,相信一定会在实务部门与高等学府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形成实务人才培训、精英学子实践、双方交流互动的长效机制,让实务中的行家里手与理论界的高手,为实现法治梦想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