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7-20 15:24:00 阅读量:
2017年上半年,陕西三原法院通过“四个狠抓”全面加强法院管理,推进全院各项工作开展,不断提升审判质效,切实严抓干警队伍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取得较好成绩,上半年,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066件,结案1466件,结案率为71%,审限内结案率达100%,圆满完成了2017年上半年审判、执行各项工作任务,在咸阳市全市法院上半年工作点评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一是狠抓政治建院,提升工作能力。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题统筹谋划法院工作。按照县委安排,将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作为主题党日活动时间,明确党日主题,唤醒党员党性意识,激发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4月份以来共开展了4次主题党日活动, “七一”前夕召开了“庆七一喜迎十九大”金色天平诵读活动,活跃法院文化氛围,凝聚了司法正能量。扎实开展了“追赶超越”、“四反十打”、“治懒治散治庸”等专项活动。强化全院干警“四个意识”,全面提振精神、端正工作态度、树立良好形象、提升司法能力。通过大力开展“四反十打”专项行动,细化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到庭到人,实现了相关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减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的局面。面对近年办案压力增大的情况,组织干警进行健康检查,举办健康讲座,切实关爱干警,关心干警的生活,干警家中婚丧事,院班子成员第一时间赶到,凡遇到干警亲属生病住院,院班子成员均到医院探望,增强了干警队伍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是狠抓量化考核,提升审判质效。印发了“司法行为规范年”活动《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规范审判行为、执行行为,诉讼服务中心、审判作风建设、审判管理等五方面工作。利用网上办案系统对每一个审判环节实行事前监督,及时发现审判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院审管办向全院发出预警通报。每月召开一次审判质效工作汇报会,点评各庭存在问题,研判审判执行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工作短板,加大问责力度,实现案件质量新提升,对2016年发回重审的15件案件相关人员进行了责任追究和处罚。将每月的结案率量化到庭、责任到人,对完不成任务的庭室坚持问责。实行“繁简分流”,简案快办、难案精审,强化立案速裁和诉前调解,建立当事人矛盾纠纷快速化解机制。建立月通报、季排名、半年研判、年终考核的考评制度,找差距、补短板、提质效。该院按要求推荐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院班子成员和中层干警定点包抓贫困群众,节假日不休息,帮扶干警入户开展扶贫,确保按期脱贫。继续加大巡回审判工作力度,在案发地、村委会、学校、县城广场开庭审理案件。制定人民陪审员制度,组织人民陪审员参加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其参审能力,接受了县人大常委会对该院人民陪审员工作的调研,受到人大代表的肯定和好评。充分运用三原法院官方网站、微博、微信、院长信箱等平台,加强沟通和监督,该院报送的平安建设微视频成功入围全省评选。以确保落实第三方评估体系为抓手,全面推进执行工作,以完善失信被执行人登记曝光制度、“点对点”、“总对总”银行查控系统等为突破口,下大力气提高案件执结率和执行到位率,开展了“春季执行大会战”,对26名被执行人采取了拘留措施,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案件2件2人,对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5人,为“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狠抓从严治院,实现风清气正。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按照制定的《制度汇编》,不断强化对各项工作的严格管理、强化落实。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深化干警工作作风转变。实行晋职晋级任前廉政考试和廉政谈话制度、违纪“约谈制”、违规“评价制”和家庭助廉制。开展了纪律作风专项督查活动,对全院干警的工作纪律、审判纪律、庭务管理、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对群众反映的违纪线索认真调查,确保了案不出错、人不出事。
四是狠抓司法改革,推动工作开展。出台了十多项司法改革制度,将全院人员分为员额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等3类进行管理。按照有利于审判执行的原则,组建了8个审判团队和1个执行团队,实行特定案件由专业审判团队审理,院机关民商事案件实行大循环,基层团队按照辖区实行小循环。进一步明确了合议庭运行机制,明确办案责任,健全院、庭长办案机制、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实行员额法官自审自签法律文书,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公平公正,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