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7-14 10:34:40 阅读量:
日前,华阴法院开庭审理国土资源违法案行政处罚听证2案,由2名法官、5名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对华阴市某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最终裁定不予强制执行。这是华阴法院2017年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在随机参审、多形式的合议庭组成形式和事实与法律相分离等方面探索的一个缩影。
华阴市积极按照中央试点精神与工作部署,安排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率先完成了人民陪审员的随机抽选选任工作,受到中央肯定;在加强培训和参审制度建设的同时,全面开展参审试点,2017年在尝试随机参审和多形式的合议庭组成形式,建立人民陪审员参审规范、责任清单、大合议庭及随机参审、参审保障、陪审员管理等深入进行机制探索。
一是精心部署,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工作。1、地方党委的支持与各级法院的重视,是做好改革试点的思想组织保障。华阴法院作为全国50家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法院之一,试点工作是华阴承担的一个全国性改革项目,地方党委和三级法院极为重视。市委常委会研究专题研究,成立了由政法委牵头,人大、法院、司法局、公安局、财政局、深改办、妇联等单位参与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长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法院院长为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法院,选任工作由法院和司法局负责实施,完善工作机构,配齐人员、配备了设备,法院陪审员管理办公室、调解中心,以及司法局基层股、诉前协调指导中心组成,华阴电视台开办“西岳法苑”栏目宣传报道。2、领会试点精神,做好基础性工作,是落实改革目的和方向的关键。研究制定了《人民陪审员选任办法》等,确定信息库和人民陪审员数额,落实选任方案,体现改革精髓;在全市公告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营造舆论氛围。3、建立有效的基层调解工作网络,是华阴推进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司法局等大力配合下,利用华阴市“矛盾纠纷综合处理系统”建立起来的调解员队伍,对各村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统计,建立了113000人选民信息库。
二是创新思路,积极探索选任工作新途径。在孟塬镇进行了试点后,进一步完善了《实施办法》,随后在各镇办进行现场抽取,电话征求被抽取人意见,确定人民陪审员信息库人选;再次在人民陪审员信息库中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候选人,确定陪审员候选人;统一征求各镇办及公安、纪委、法院执行局意见,报请渭南中院作任职资格审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马宝军等60人的任命,在华阴政府广场举行隆重的全国首家颁证宣誓仪式。建成了200人的人民陪审员信息库和人民陪审员名册。《改革情况交流》159期刊发了陕西华阴试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经验做法。
三是深入实践,探索参审工作新机制。1、研究制定了《华阴市人民法院人民使用、管理、考核办法》、《参审工作操作规程》等,保障陪审员参审案件在5-20件,且每名陪审员都有机会参与案件审理。法院监察室与陪审员签订了《廉洁履职承诺书》。2、强化培训与学习,为参审工作打好基础。制定了《华阴市人民陪审员培训工作计划(2015-2017年度)》,在对全体人民陪审员进行全面培训后,开始人民陪审员的正式履职。日常工作中,我们还进一步加强了陪审员的学习培训,部分陪审员通过开庭观摩,购置书籍、发放资料,提高了陪审员业务能力和参审水平。3、尝试陪审员参与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听证,参与重大执行案件的执行,诉前调解和诉讼调解等工作。我们使用3+10名陪审员对一起多年信访案件进行听证;4、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参审机制,主办法官负责指导陪审员参审,组成不同形式的合议庭审理案件。我们采取3(法官)+4(陪审员)合议庭组成形式,对一起涉及村委会原任村委会主任借款,资金使用去向情况不清,村民意见大,案件事实难以准确把握的案件二次开庭,由多名陪审员对借款事实进行认定,为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有效处理创造条件。5、开展了参审档案和示范庭活动,从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庭前阅卷、开庭、案件事实认定、案件评议、裁判文书署名、工作业绩考核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人民陪审员参审工作。6、建立了参审随机抽选平台,配置了随机抽选参审软件,立案庭专人负责按x+1模式随机抽选陪审员参与案件审判工作。
四是坚强管理,探索陪审工作新模式。1、建立了陪审员管理平台、微信群,设置了人民陪审员工作室,购置了必要的工具用书等,为人民陪审员履职、学习和休息提供方便。我们还探索建立人民陪审员参审档案,陪审员责任清单制度,推进参审工作规范进行。2、积极探索陪审员参审履职保障,制定了《华阴市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若干规定》,从参审履职保障、薪酬待遇保障、人身安全保障等方面予以规范,以调动陪审员参审积极性。3、加强学习交流,推进改革试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试点以来先后派员到延安、榆林交流经验,参加国家法官学院学习培训,赴江苏南京等学习取经, 1篇论文获省法学会“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和深化公安、司法行政改革”征文表彰;省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课题组专家学者到华阴法院调研,多次与前来的兄弟法院进行探讨交流。基于华阴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实践的调研文章《依法治国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获得第七届黄河金三角区域法治论坛一等奖。
五是宣传先行,积极营造舆论宣传新氛围。华阴市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得到中省市领导和多家媒体的关注与肯定,中央深改组督查陕西人民陪审员制度试点工作,人民法院报专版介绍陕西(华阴)人民陪审员试点工作。《法制日报》记者对华阴市人民法院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做了深度调查。华阴市人民陪审员审判业务能力网络视频大赛成功举办,影响强烈。渭南电视台专题(四集)介绍华阴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动态,《渭南日报(法制周刊)》以“草根法官-不当绿叶当红花----聚焦华阴法院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为题进行报道。
试点期间,我院收案2494件,结案1806件,适用普通程序案件745件,陪审员参与审理611件,陪审率82.01%,陪审员参审680人次,通过随机抽选方式有463人次参与283件案审理,在2017年1-6月,受理案件1117件,审执结899件,结案率80、48%,陪审员参审案件114件,大合议庭审案5件,调解率上升,发改率下降,案件审执效果明显提高,取得了全省第七,渭南第一好成绩。该项工作荣获渭南市2015年度工作创新一等奖。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是国家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试点法院,华阴法院、按照国家深改组及最高院的总体方案,在选任、管理使用、参审机制、保障等方面扎实推进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