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悦赏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7-04 08:56:18 阅读量:

 “书厚知识多,人老经验多”是一例精典深邃,寓意深含很好的家训,彰显“尊老、博学”崇高思想,是吾辈安身立命,尊老敬贤,处世生存,升华境界之哲理铭句。老年人阅历源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厚牍的书本里包含着大量的知识信息,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提倡家风家训弘扬传统文化活动中值得推荐的催人奋进的金玉良言,也是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如玉”,“知识改变命运”之类的谚语名句进行言简意赅的精辟诠释和注解

厚牍薄简、书籍文章都是由一字一句一文一篇组成,读的书数量多了,累积的书本自然也厚了,说明你拥有的知识量也大了,爱好读书,博学广识,读的书多了,自然地知识也就多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汲取了书中的营养,知识也丰富了,思路也多了,厚积薄发,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了,也有了解决问题的利器。读书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克服苦难,懂得道理,做人哲学,书本的内容包罗万象,知识宝藏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开卷有益,学以增智,学以立身,让人聪敏,增添智慧,闻书之香,食书营养,饕餮大餐,饱读博览 。读书可以带你走进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感受异域风情,欣赏春花秋月,心旷神怡,陶醉在“书能香我何须花,茶亦醉吾不饮酒”的境界。“圣贤由学而成,才能由学而得”,读书不一定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但也不要自以为是认为知识与解决问题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学习使你改变很多却是不争的事实。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读书使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的人得到希望和勇气,将蕴藉缓缓注入干涸的心田,使心中黑暗的天空显出光芒,汲取生存的力量和奋斗的勇气,心灵充实成熟。多读书增长知识,遨游在书的知识海洋里,可以让你浑身充满力量,这种力量,是奋发有为、勇往直前的动力,可以激励你不断前进,不断成长,博学多才,天文地理,运用自如。书是良师益友,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的有智慧,变的心情快乐,变得愉悦,调节心情,使你身心健康,使你人生变化,创造奇迹。书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人生,心灵得到蕴藉,精神得以升华。读书能让求知的人从中获得知识,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识,有的因此成就功名,成为励志强者。张海迪从一个残疾人到一位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奇才,完成了人生最美好的演绎。台湾著名作家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天涯,当然也可能暴漏在生活和文字中,也有了儒雅高贵的气质,超凡脱俗的风度。

阅读本身犹如与智慧老人聊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做学问就是要向书本学向老人问,通过向老人虚心学习,心传口授得到生活阅历,丰富经验,见多识广,长时间积累的方法,有取舍形成的成熟的思想思维意识,经历过验证过的历史知识经验。老人历经历史岁月的磨练,拥有许多智慧经验,能发挥老马识途般的引导作用,为你解决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书籍好比河流,使人得以四通八达,老人好必山岳,使你获宝贵财富,老年人走过的路越长,经历的也就多,经验积累的也多,以书本为学,可以通古贯今,以老人为尊,可以孝悌传家,以学治家,可以家道丰殷,以学治国,可以安泰天下。

 当然不能以偏概全,有的书本里也有糟粕有菌毒有危害,有的老年人也不是人人都是圣人先知,有的也落后无知僵化守旧,也可能误人子弟,不能不加辨别地盲目都视作圣言,奉作圭臬,老年人的生活经验丰富,但不是都会完全正确。古人说:“学者非必为士,而士者定必为学”,只有你读书多了,知识多了,学习老人的经验多了,就会有经验有智慧,你就有了比较分析,明辨是非,甄别曲直的知识,有了鉴伪存真,察微析疑的本领,有取有舍,有所鉴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拿为己用,参考应用,素质高了,脱俗超凡,集成大家,有了方法论,知道怎样去解决问题,悟出做人的哲理。

 “书厚知识多,人老经验多”和“耕读传家”有相辅相成,异曲同工之妙,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生存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变化日新月异,人才需求矛盾突出,知识的重要更加显现。要想立足社会,知识是你站稳的基础。知识可以解答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命题,拥有知识也就拥有金山银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家训是一个家庭在时代传承中形成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存方式的精粹,体现着家庭道德规范的价值追求和传承。似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生活,使良好的家庭风气得以渊源传承,家庭教育内涵发扬光大。(陕西省富平县人民检察院 :荆刚)

 

    编辑:董嫱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