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人民法院:“小案子”里的“大民心”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4-18 23:35:48 阅读量:

 

这天张先生一大早就急匆匆地来到法庭,也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珠子,直嚷着:“法官,我要领传票!”原来,刚接到法庭通知领传票的电话,他就一大早赶过来。我拿出案卷,问他:“事故认定书里没有你的名字,那你是事故当事人的亲属?”

“不是的。”他沮丧地答道。

“那你是车主?”

“也不是的。法官,我就是一个打酱油的!”他一边叹着气一边答道。

看到他一肚子委屈的样子,哪个交通事故案子的当事人能说自己是“打酱油的”?我觉得里面肯定有故事,不像普通的交通事故赔偿纠纷那么简单。

“来坐下缓口气儿,慢慢说。”我了把椅子给他。

张先生慢慢地道出了原委。原来,2014年5月的一天下午,张先生顺路乘坐与其有业务联系的某行所有的一辆面包车出去办事,途中该面包车与李某驾驶的一辆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李某受伤。热心肠的张先生见自己乘坐的面包车撞了人,不由分说就将伤者李某送到了户县医院,后因伤情需要又将李某转入陕西省森工医院住院治疗,并垫付了全部的医疗费。

张先生的行为无疑是值得赞赏和褒奖的,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渐渐的让张先生陷入了忧虑。原来,事故伤者李某由于和张先生所乘车辆的驾驶员及其雇用单位某行就赔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便一纸诉状将面包车驾驶员、行以及为事故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告到了法院。为了少缴纳案件受理费,原告李某便将张先生好心垫付的10578.28元医疗费从自己的诉讼请求中剔除了出来。这就导致张先生垫付的费用无法在本案中进行处理,而保险公司也以不属于原告诉请范围为由拒绝对张先生垫付的费用进行赔偿,而由于被告中有保险公司也不能构成反诉。张先生的心里顿感伤心失落,只能无奈地另行起诉来主张自己的权利,但此时的张先生已经彻底心寒,感觉自己的好心反而让自己陷入了不利的局面。

听张先生讲完后,我觉得没有比让他尽快拿到判决书、尽快得到补偿更能安抚一个“热心人”受伤的那颗心了……我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了开庭,调解不成功后及时制作了判决。三个礼拜之后,张先生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民事判决书,判令被告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范围内向张先生赔偿其向伤者李某垫付的医疗费用。

拿到判决书的时候,张先生时常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不少。临走时,我开玩笑问他:“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儿还会一股脑地垫钱吗?”

“垫!”他答得很坚定。

听到这话,我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激动,心里暖乎乎的。

在办理的多案子里,这件案子实在很小,但这件案子带来的冲击却并不小。我觉得应该让好心垫钱者不再心寒,鼓励大家出了事故治病救人为先,更要讲诚信和友善。断案息诉不仅仅是简单地求一个答案,因为这个答案会在别人心里生根发芽、生出枝蔓,究竟是繁花似锦、欣欣向荣还是杂草丛生、杂乱衰颓,全在于法官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以严谨的法理彰显司法的理性,以练达的情理展示司法的良知,以平和的姿态体现司法的温度——路还很长,大家一起努力。(萌)

                                                                                                                                                                                编辑:董嫱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