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母亲承担的太多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3-29 23:56:30 阅读量:

    三月正是踏春的好时节,可我们仍在司法的路上。看着当事人满意的笑脸,我们比踏春高兴万千倍。

一天的下乡中,接触最多的是“母亲”。不由得,脑子浮现出:最近网上抄的很火热的于欢案,同样触动我心的是“母亲”。

   “儿子和媳妇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现在儿子在自己姐姐的公司帮忙干活,也在等待媳妇回心转意。”一位年过七旬的精神尚可的母亲如是说,“我帮忙儿子照顾孩子上学等,加之家里的农活,一家人的生活,我一点都不敢歇息”已经下午快4点了,这位母亲刚从地里干活回来,来不及喝口水就紧忙给家人做着饭,当她明白我们的来意是为他儿子和儿媳妇的离婚事宜,她很礼节、很感动、特平静的给我们陈述着。虽这位母亲表现的坚强,但我们都懂了她背后的辛劳和不安。

“我没有女子,把媳妇当亲女子看待,谁知道媳妇的脾气大的很,究其因是因为‘一杯红糖水’的故事,媳妇便要和我儿子离婚,我一想到这个事情,浑身就抖、心里就恐惧。”这位年过半百的母亲,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着。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快5点了,可是这位母亲才捡柴火准备做饭,闲聊中得知这位母亲最近忙的给果树打农药,同时还要照顾孩子起居生活。作为执法者,我们找不出最华丽的词汇安慰她,有的只是尽最大的努力,安抚这位母亲的情绪及告知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以便当事人正确的行使权利。

“媳妇又起诉了,到底我儿子哪里做错了,我不知道。媳妇要房子,房子我儿子贷款给盖好了。丈母娘嫌弃我儿子没有本事,养活不起媳妇,可是我儿子还是去年出门一直寻找孩子母亲,直到现在都没有联系”这位年过花甲的母亲看着两个写作业的孙女向我们诉说着,“现在我这两个孙女都上中学了,她母亲和父亲闹离婚,这让我怎么是好,我------”此刻,这位母亲,声俱泪下,听完我们讲的关于婚姻家庭的相关故事,她缓和了很多。这是下午快6点了,太阳已经快落山,我们还在路上。

母亲,看上去是简单的两个字,但实际上,并不是简单的两个字,她承载了太多、太多,说不完、道不尽。单就简单的上述几起离婚案子的当事人的母亲陈述来说,其语言再也平实不过,但细细的品嚼,总能让人感受到母亲的期盼、希望和辛劳、不易。儿行千里母担忧,记得再忙再累,也要时常和母亲唠唠。或许,你什么都不说也不做,只和自己的心灵安静的对话,那就够了。此时此刻,孟郊的《游子吟》在我脑中不断的盘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秘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的大家,如果条件允许,请抽出你宝贵的时间去看看母亲!                                        
 
                                                           陕西彬县法院  龚军军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