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8-24 18:12:58 阅读量:
榆林市政法委执法监督处
司法公开,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我国宪法和诉讼法公开审判原则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陕西榆林两级法院着眼于提高司法公开性和透明度,扎实推进立案公开、审判公开、执行公开和裁判文书公开,深化信访窗口建设、自有媒体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主动接受各界监督,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努力让群众打一个明白官司,司法公开度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有效提升。
一是扎实推进立案公开。全面建成集各项诉讼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通过悬挂公示栏、设置导诉台、印发诉讼指南,随案发放风险提示、权利义务告知书等多种途径,广泛公开审判、执行案件的立案条件、立案流程、法律文书样式、诉讼费用标准、缓减免交诉讼费的程序和条件,以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信息。落实立案登记制度,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场立案,对须补齐有关材料的实行一次性告知。开通运行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优质快捷的在线法律服务。
二是扎实推进审判公开。坚持庭审过程公开, “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认真落实征询旁听群众意见和邀请代表委员参加庭审制度。积极推进庭审网络直播工作, 2013年以来全市法院已累计网上直播庭审641件。坚持庭审程序公开,认真落实合议、回避等制度,积极推进证人、鉴定人出庭,切实维护当事人的辩护权,落实证据裁判原则,所有证据均依法公开质证,未经公开质证的证据,不作为裁判认定事实的依据,以程序公开促进审判公正。坚持审判流程公开,实行电脑随机分案,随案发放《司法公开告知书》,当事人凭密码可在互联网平台实时查询案件进展情况。
三是扎实推进执行公开。加强执行流程公开,将执行案件各个阶段、环节的信息纳入查询范围,方便当事人上网查询执行案件基本信息及进展情况。充分发挥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功能,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开案件被执行人信息,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敦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截止目前,已公开曝光6批次共1337名失信被执行人。通过深化执行公开,有效促进了执行工作开展。
四是扎实推进裁判文书公开。制定了《关于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实施细则》,将符合上网条件的裁判文书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予以公布,努力做到“应上尽上”。对上网裁判文书中不宜公开的信息,依法依规进行技术处理,妥善处理好保障公众知情权与保护公民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切实加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深入释法明理,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全市法院已累计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各类裁判文书111710篇。
五是深化信访窗口建设。进一步规范信访接待办理流程,严格落实挂牌上岗、服务承诺、办事公开、便民利民、首接责任等制度,耐心解答当事人的咨询,对来访信件及时调查处理,对署名信访件做到件件有反馈,按照案件分流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接待、受理、审查、分流、化解层层落实信访案件的大格局。开展远程视频接访、网上接访等服务,为群众解决涉法问题提供便利,2015年以来,市中院远程视频接访80余人次,网上接访70余件次。
六是深化自有媒体建设。主动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着力打造自有媒体,两级法院均建立了门户网站和认证官方微博、微信。拓展司法公开新途径,重点对法院概况、工作流程、部门职能等法院基本信息和重要活动、工作报告、非涉密司法统计数据等信息进行公开,有效增强信息的及时性与互动性。市中院官方网站已公布各类审务政务信息4400余篇,点击量已突破2000万次,今年6月份,完成了对官方网站的全面改版,网站版面更加简约、布局更加合理、咨讯更加丰富、更新更加及时;市中院新浪官方微博发布各类信息3182篇,粉丝有6万余人;微信发布各类信息180余篇,关注用户近两千人。
七是深化信息化和人民法庭建设。强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根据司法公开工作的实际需要,升级三级专网、建成科技法庭40个(其中市中院5个),实现对庭审过程的录音录像、存储和网上直播。加强司法信息录入工作,将有关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的司法信息及时、准确地录入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人民法庭建设,人民法庭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是司法公开的重要阵地,全市法院49个人民法庭中已有31个按照最高法院要求建成标准化人民法庭,部分人民法庭配有科技法庭,有效提高了司法公开的硬件水平。
八是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坚持每年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认真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通过上门征询意见、邀请视察工作、旁听案件庭审、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密切沟通联系,征求意见建议,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从2013年的265名增加到现在的750名,加强陪审员培训与履职保障,扩大参审范围,2016年上半年陪审员共参与审理各类案件4205件,陪审率89.62%,形成了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局面。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开法院政务审务信息;扩大“法院开放日”活动,让更多群众走进法院、走近法官,了解支持法院工作。
此外,全市法院还通过设立院长信箱、随案发放廉政监督卡、开展判后答疑和回访当事人活动等方式,主动接受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以执纪监督为抓手,有力促进规范司法、阳光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