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湖法院:以公正司法赢得群众满意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16-07-13 11:36:08 阅读量:


莲湖法院:以公正司法赢得群众满意


莲湖法院:以公正司法赢得群众满意


  近年来,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宗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司法公信,加强队伍建设,围绕全区工作大局,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认真履行司法职责,强化司法职能,完善各项审判执行机制,审判、执行工作得到有力推动。 

  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莲湖区法院共受理各类诉讼、执行案件45219件,审结38197件,结案率为84.47%。执结各类执行案件8568件,执行标的总额14.99亿元。办理了多起典型案例,在全省,甚至全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朱武进、郑毅等人盗窃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入选最高法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评选的“2015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审结了涉案金额达两百多万的“昌平公主”王兰英诈骗案,被中央、省市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刘某诉陕西立新药房买卖合同纠纷案入选最高法院消费者维权典型案例;原告李某某诉被告西安市公安局政府信息公开案入选“西安法院年度十大典型案件”;建成启用执行指挥系统,远程指挥钟楼“韩国城”腾房案等4件案件的执行行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由于成绩突出,莲湖区法院多项工作受到了最高法院以及省市法院的肯定与表彰:2012年5月,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陕西省唯一一家“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试点单位;2013年,被省法院授予全省法院立案信访大厅建设、司法政务工作、宣传、信息、调研、先进集体;2014年,被省法院评为“全省法院立案信访大厅建设”先进单位并授予“两评查”活动、信息、安全、调研、裁判文书网络公开先进法院;2015年,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有效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示范法院,被省法院授予司法规范化建设先进集体;每年都有审判工作单项指标、调研、信息、宣传等工作受到省市法院的表彰…… 

  狠抓审判管理 提高审判质效 

  为打造公正、高效、优质的诉讼服务法治环境,莲湖区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以强化审判管理措施为抓手,以“两评查”促进审判质效提升,切实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旁听案件,参与案件评查。同时,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对案件进行逐案质量评查,下发《案件质量评查情况通报》。开展庭审观摩、裁判文书评查。通过评查,有效地降低了发改率、提升了庭审笔录制作标准化、裁判文书的质量以及庭审的标准化、规范化。简化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格式,推行“要素式”判决,提高审判效率。 

  与此同时,莲湖区法院还不断推进网上办公办案,加强对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控。结合隐性超审限案件的清理,将长期未结的案件纳入专项管理,由分管院长及各庭庭长包抓督办。坚持月点评、季考核制度,督促各业务部门加快清理未结案件。实行每日审限提示,提高审判执行工作效率。积极加快调研案件繁简分流,提高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简化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格式,提高审判效率。 

  深化司法改革 推动司法规范化 

  做好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工作。2012 年,莲湖区法院被最高法院确立为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试点法院。作为全省唯一一家试点法院,莲湖区法院构建了诉调对接工作平台,完善了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建立了保障与考评机制。同时,设立了多个行政纠纷协调室,通过法院与行政单位的协调,尽可能将行政纠纷化解在诉前。又先后在市规划局、省国土资源厅、市房管局、交警莲湖大队、市出租车管理处和区消协6 个单位设立了协调工作室,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诉讼前,在努力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解决纠纷机制,设立诉调对接中心,聘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人民调解员和退休法官担任专职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将案件事实清楚、矛盾纠纷简单的案件及时化解于法院正式立案之前,达成协议则由法官在审查后出具确认书或依当事人申请出具调解书,实现诉讼与非诉讼衔接化解矛盾。2015 年,莲湖区法院被最高法院授予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开展刑事速裁试点工作。2014 年6 月27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北京、上海、西安等18 个城市开展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莲湖区法院被确定为西安市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单位之一。截至今年6 月,共适用刑事速裁程序审理案件323 件,仅有6 起案件的被告人上诉,二审全部维持原判,服判率为97.8%。通过试点,莲湖区法院探索并构建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审理模式。基本做到每个速裁案件庭审过程不超过10 分钟,充分体现了刑事速裁案件的“快”和“简”,使得诉讼资源的投入和产出趋于合理化,进一步提升了审判质量,有效推动刑事案件繁简分流,化解案多人少矛盾,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做好立案登记改革相关工作。2015 年5 月4 日,全国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度,莲湖区法院高度重视,在前期进行了精心的筹备。党组会3 次专题研究,利用“五一”假期对立案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印制了诉讼指南、当事人一次性告知书、诉讼材料收取凭证等制式材料,连通了立案诉讼服务中心与上级法院的视频,在立案庭完善了引导标识别牌、专设了立案等候区、增添了叫号机、增加了导诉员、为立案群众提供诉讼引导和服务。还安排一名专职诉前调解员和一名专职立案调解法官,向群众宣传介绍诉前调解、立案调解知识,引导案件繁简分流,做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为了解决“ 执行难”,制裁欠债不还的“ 老赖”,莲湖区法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制裁恶意拒绝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在个案执行中依托公安部门的刑侦技术手段查找被执行人下落。由执行实施部门作出执行决定并录入全国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由审查部门通过网络审核发布,落实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员制度。同时,莲湖区法院执行局还通过电子大屏幕、法院门户网站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后,部分被列入失信名单的被执行人已到法院履行义务。2015 年,莲湖区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有效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示范法院”。

   推进司法公开,打造阳光司法。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莲湖区法院推动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全面打造阳光司法工程。着力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利用法院官网及官方微博发布法院工作动态,案件审理情况,对网友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整改。2013 年10 月,莲湖区法院开通官方微博(@莲湖区法院),2015 年6 月,开通微信公众号(莲湖区法院),莲湖区法院微信公众号的开通也标志着区法院正式步入了“官网、微博、微信”三位一体的自媒体“微时代”。

   强化窗口建设,践行司法为民。突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以及司法延伸特色,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不断优化服务设施、服务功能、服务机制、服务方式,强化“一站式”立案审判服务模式,快速化解矛盾纠纷。2012 年以来,诉讼服务中心共化解民商事案件及执行案件5906 件。为更好地解决群众司法疑难,莲湖区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引入法律志愿者服务团,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写诉状服务;引进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为特困群众提供免费代理服务;引入担保公司,为有理无钱的群众提供担保服务。还设立全国首家进驻法院的“社会工作服务站”窗口,由陕西省妇女研究会的社工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为涉诉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在诉讼服务中心速裁合议庭为农民工讨薪开设绿色通道,通过电话调解等方式快速有效解决农民工讨薪问题。法官定期前往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纠纷的调解进行司法确认。

  加强自身建设 打造过硬队伍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