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16-07-11 12:42:53 阅读量:
再次听到她的消息是今年3月,她已经从榆阳区法院下派到远离市区的郭家伙场人民法庭。
去“郭家伙场”了,80后,家里的小公主,青春,朝气,这些标签,让我一度担心,她能吃得下这苦?
记者曾经采访过郭家伙场人民法庭,深知那里的艰苦。法庭距市区22公里,隐映在茫茫毛乌素沙漠的深处,是我省目前唯一的一个设在农村的“女子法庭”。女法官们每天天不亮就从区法院出发,8点以前准时到岗,下午6点再从原路回家,遇到开庭、调解或急案难案,晚上七八点到家也是常事。
这以后我更多关注了张瑜的微信,关注着她的成长。
“想念爸爸妈妈了。”
“郭家伙场风雨大作,突然停电,我刚修改好还未来得及保存的判决书呀!”
“有谁知道一头大母牛卖多少钱?”
……
流金6月的一天,我在西安见到了她,还是那么爱笑,还是那么朝气蓬勃。说起在“郭家伙场”她有讲不完的故事。讲起她和“牛”的故事时,她笑着说:“现在,村里的人都叫我‘牛’法官。”
4月12日,张瑜的一个案子开庭。8点30分左右,原本庄严安静的乡村法庭院子里一下子涌进来30余人,相互间骂骂咧咧,推推搡搡,情绪异常激动……
张瑜看到人群中有自己案件的当事人,迅速跑到院子里,以防事态恶性发展。这是她来到郭家伙场女子法庭第26个工作日所办理的第50起案件。严格地说,这不是1起案件,而是4起案件相互交织,并且都和牛有关联,其中2起属于民事借贷、1起属于财物纠纷、1起属于人身伤害,我们就统称之为“牛案”吧。
2012年,榆阳区金鸡滩镇野木盖村的乔某先后向波直汉村的刘姓兄妹二人分别借款1万元和3000元,并书面约定了利息;但是借款后,乔某从未偿还任何本金及利息,经多次催要未果后,刘姓兄妹来到乔某家中,未经协商便将乔某家的3头牛牵走,为此双方发生了斗殴,造成乔某的妻子焦某受伤住院。如今,一方要求对方以现金支付的方式立即偿还两笔借款,并不赔偿任何医疗费用。另一方提出以医疗费抵消借款,并要求返还非法占有的3头牛。双方各执己见,毫不退让,并都叫来了自己家的亲戚朋友前来法庭“助阵”。
在张瑜和书记员耐心地劝阻说理下,总算制止了双方人员的撕扯,平息住了争吵,对双方开始了庭前调解。然而如同预期的一样,调解以失败告终。此时现场情势复杂,双方人员有30余人,每一个人都要发表“见解”,你一言我一语,丝毫不让步,言语里还时不时流露出“你还小,你不懂”等轻视的话语,根本没有把这两个年轻女法官、书记员放在眼里。这些情况,张瑜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么多人旁听,秩序能不能维持得好?如果处理不妥,再引发新的纠纷,该怎么办?
权衡利弊后,张瑜毅然决定,对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并对庭审进行全程录像。当书记员宣读了法庭纪律,严肃告知了双方当事人和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纪律所承担的责任后,庭审现场瞬间安静了。慢慢的双方当事人和旁听人员被这个年纪轻轻的女法官丰富的法律知识、娴熟的庭审技巧折服,纷纷露出了惊讶、佩服的神情。由于法官庭前准备充分,庭审规范流畅,使之前面临的窘境得以扭转。4起案件,逐一审理,持续开庭近5个小时,法官的态度中立、不偏不倚,庭审事实清楚、法理分明。孰轻孰重,谁对谁错,大家都一清二楚,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张瑜和书记员处理完案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一整天仅吃了一顿饭。
“牛案”到此彻底终结了。年轻的女法官张瑜也因成功化解了这起“牛”案,终结了这起让乡政府、派出所都头疼了一年多的“牛”纠纷,而成为郭家伙场当地远近闻名的“牛”人,村里人都亲切地叫她“牛”法官。
听了张瑜和牛的故事,我不再为她担心了,由衷地为她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女娃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