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法官:我心中的那个约定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6-07 11:00:55 阅读量:

       还清晰记得当初从乡镇选调到法院工作时的情景,之前脑海里想的是自己即将坐在办公室里安逸、舒服、悠然的样子,想的是坐在审判席上,高大上的样子,心里还有些美滋滋的……

可报到的那天,我却愕然了!迎面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职业操守教育,什么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我只是一个耳朵进另一个耳朵出,觉得这些和自己没那么大的关系吧!就是不断强调纪律、强调学习,抱起书来,看着那浩如烟海、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我却早经睡意浓浓……

一天天忙忙碌碌的身影,重复再重复的开庭、记录、订卷、下乡,每天下来,口干舌燥,身心疲惫,说实话我有些后悔来这里了。

有一天清晨,我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刚进法院大门就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大声斥责着一位年轻法官!法院这地方他已经跑了无数次了。十八年前一桩两万元的借贷纠纷让这位老者从此踏上了漫漫追债路……被执行人为了逃避债务奔赴异地,再未归乡。因长期得不到执行线索,案子陷入了僵局。2015年,老者得知被执行人死亡的消息,觉得钱拿不回来了,一时间难以接受,情绪激动的冲到法院,把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的地方变成了他所有情绪的发泄口。办案法官主动迎上前,在老者歇斯底里的指责、辱骂面前,他没有进行辩解。当老者离开时,办案法官却没有说任何一句丧气话,便埋头研究起被执行人死亡后案件的新走向,并在这唯一的线索下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几天后,这位七十多岁老者带着锦旗与歉意找到了办案法官,握手刹那间,眼泪直流并连连感谢。十八年了,我知道每一个负责我案件的法官走了多少路,受过了多少指责。对不起,谢谢你们的忍受、理解与坚持。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办案的难度、法官的难处,而越是在这样的风险面前,勇于上前是一名法官的担当。这种担当无谓年龄大小、无谓经验深浅,当他们戴上法徽的那一刻,就已经肩负起了这种担当!

张逸男

就在我所在的法庭,一份即将分崩离析的亲情被挽系了回来。那是一个寒冬,有位中年妇女心却比外面的天气更凉,尚还沉浸在丈夫过世的悲痛中,还来不及思索如何去支撑这个家庭抚养两个年幼孩子,已经开始因死亡赔偿款的分配问题与公公、婆婆对峙公堂。开庭时双方言辞激烈,说的每句话都像刀子一样刺痛着对方的心。我们庭的法官决定尝试调解。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登门,回应的只有哭诉、谩骂与不信任……我有些厌恶这种百般受挫的感觉,本来一纸判决就能分钱的事,我们可以很轻松,为什么还要选择调解?我们这般好心,他们又不在乎,为什么还要坚持?庭长望着我却坚定的说:如果仅站在案件的角度上,我们可以简单下判。但是,当我们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时,他们真的想要人亡家破这样的结果吗?老人、妇女、孩子……这三方一旦感情决裂,任何一方的未来都会过的很辛苦。只有维系住一个完整家,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也是这个案子最好的完结。我很羞愧,原来我只是把工作当做工作,而他们才真正诠释着司法为民

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们的行为更让我受到触动。迎着一个个烫手的冲突,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面对争吵谩骂,可依然和声细语、温柔关怀。他们也曾一次又一次的被曲解误会,可依然锲而不舍。他们甚至会面对威胁,可他们却从未退缩。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他们对事业的热爱,深深的打动了我。

也许我们偶然会遇到人情冷淡、道德滑坡,但人性本善,我们大多数人是善意并渴望被爱的。法官们每多一次劝解就可能多挽回一份友情、一份亲情、一份爱情。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去呼唤正气、呼唤爱,去收获温暖、收获感动。

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在我心中佛之不去,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在心里我默默地许下约定:我是一名公务员,肩负国家重任,就应当务实廉洁,依法用权,铭记权力来自于人民。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肩负党的重托,就应当坚定信仰,牢记宗旨,忠诚于我们共产党员的选择。我更要像他们那样做一名高尚的法官:守廉洁,保公正,敢担当!讲规矩,树正气,创先锋!

陕西省周至县人民法院秦岭法庭  张逸男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