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法院: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司法公信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5-12 11:45:03 阅读量:

 

队伍建设是法院工作的基础和灵魂。近年来,面对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和持续攀升的案件压力,周至法院在县委的领导下,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主线,以锤炼年轻干警为目标,以培养责任意识为重点,以“法官读书研究会”、“一村一调解”、“一校一法官”机制为载体,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干警的业务能力、进取精神和为民情怀,为法院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以“一村一调解”机制为载体,培养干警司法为民情怀。2012年,周至法院借鉴陇县法院“一村一法官”经验,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创建了“一村一调解”工作机制,将“法官指导与群众说事”有效对接,在全县22个镇、14个社区和376个行政村建立了委托调解站和调解室,同时面向社会选聘了429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资历威望和较强“说事”经验的农村能人作为调解员,有效整合、规范了民间的调解力量。通过调解员这一“桥梁”,法官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和调解员一道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中,法官的本土化知识得到培育,化解基层矛盾的能力得到提高,司法为民的能力得到了加强。自该机制运行以来,法官指导参与化解各种纠纷5000余件,初步实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口头立案不收费,方便快捷又便民”的预期目标。
以“一校一法官”机制为平台,培养干警司法担当精神。面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增加的趋势,周至法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起校园普法的责任。2012年6月开始,周至法院联合团县委和县教育局,启动了“一校一法官”活动,选派优秀青年法官担任全县34所初、高中的法制副校长,定期深入校园为广大师生作法制报告,进行普法宣传。并通过庭审进校园、拍摄法制微电影和开展校园模拟法庭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努力将法律思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养成,让法治的种子在师生内心悄然萌芽,在致力校园普法工作中进一步培养法官的担当精神。
以“读书研究会”为舞台,全面提升干警的专业素养。法官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为调动广大干警的学习积极性,周至法院于2012年成立了读书研究会,为全院干警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读书研究会定期推出学习书目和调研课题,会员自由选择书目进行借阅,定期研讨交流,调研课题则通过招标方式来完成,通过这一平台,干警的读书热情空前高涨,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为依法规范履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青年法官志愿服务社区活动为契机,不断激发法官干警参与基层事务的热情与活力。为充分发挥法官干警服务基层社区的积极性,周至法院结合自身实际,开展青年法官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组织年轻法官在县城社区认领工作岗位,参与社区管理,深入法制宣传,解决居民法律问题,在服务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锤炼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和无私奉献的宗旨观念,将干警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服务群众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干警干事创业的热情。
今年,周至法院将以开展“司法公信提升年”活动为契机,以增强干警依法履职能力为抓手,全面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法院队伍。
(陕西省周至县人民法院王党民罗成标 )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