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栏监狱:和合尚善 积善育德奔新岸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4-10 13:15:01 阅读量:

——伙房监区日常教育改造工作侧记

  自马栏监狱开展“日行一善 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以来,伙房监区以“日行一善”为抓手,着眼服刑人员的良知善心培育,倡导善言善行,创新教育改造手段,促使服刑人员养成“知善、向善、崇善、行善”的品性,努力将他们培养成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
监区在全体服刑人员中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教育,组织服刑人员认真学习《弟子规》、《朱子家训》等传统经典,并将这些经典融入到日常教育改造工作中。传统经典像缕缕春风,启发和引导服刑人员正确对待生活、知书明理、宽容自律、孝敬尊长,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绝佳效果。监区还利用工余时段组织服刑人员观看道德类专题教育片和纪录片,进一步激励服刑人员剖析,深挖犯罪根源,知耻悔罪,明辨是非。同时,监区充分利用周清,由包组警察对服刑人员善行周记认真点评,及时发现周记中的好事、善事以及和合尚善的点滴体会,弘扬正能量。服刑人员郭某违反监规纪律,就餐时挥动炒菜铲殴打同犯,监区对他做了严肃处理。主管警察卢双宝对其进行了感化教育,郭某也通过学习传统经典,进一步明白了善的具体内涵,学会了生活中积极与人为善,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改造的正确道路,决心弃恶从善,改过断恶,用真诚的改造表现和辛勤的劳动汗水浇出了丰硕的改造成果,受到警察的一致好评。郭某后来被指定为绿化组组长。2015年郭某被评为监狱级劳动技术能手。现在他对回归社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和融入社会生活充满了信心。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说明古代先贤早就形成了赏善罚恶的价值观。监区开展“日行一善”活动以来,经过干警教育,服刑人员深切感受到狱内“行善”并不难。只要有善意、善心,“善”俯身可为,唾手可得。遵规守法,乐于助人是善;反省错误,积极改造是善;有恻隐之心,救人危急是善。百善孝为先。给父母写封信是孝;打个亲情电话是孝;积极改造,早日回家,牢记自己身为人父、为人夫和为人子的职责也是孝。如今,写信的多了,打电话的多了,道歉声多了,对待同犯友善关心同犯的多了,树立信心积极改造的多了。亲情电话里,会见中发自肺腑的话如“对不起,儿子错了。” “爸、妈你们好吗?”“我回来一定好好孝敬您”……一句句哽咽的忏悔声,一个个动人的感恩景,抚慰了无数个受伤的心灵,温暖了千万个家庭。服刑人员段某是名“三无”人员,年前因喉癌晚期在新安医院住院治疗。监区服刑人员自发组织了“少吃一袋方便面,奉献爱心救同犯”献爱心活动。监区及时组建了“善行”文艺演出队,在马栏各监区进行巡回义演,进一步为段某募集善款。监区长张宏以此为契机,给全体服刑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大课教育,他肯定了这种救人危急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古人说:“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服刑人员这种恻隐之心的善举正是仁慈友爱,弃恶扬善的具体体现。
目前监区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了,好人好事遵规守纪的人数明显上升,违规人员和安全事故显著下降。监区干警关系也更加融合,讲奉献的多了,理解多了,埋怨少了。监区将把在服刑人员中“怀善心、植善根、做善事、行善举”教育活动常态化,坚持下去。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