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法国的那扇门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12-21 18:06:03
阅读量:
-记拉罗谢尔 (La Rochelle)
因为学校的交流项目,自己第一次听说法国的一个名叫拉罗谢尔的城市。听说是个小城,听说它在海边,听说那里的大学真的没有围墙,听说。。。。。。
跨越整个亚欧大陆,经过12小时的飞机加3个小时的高铁,终于到达了这个听说中的城市。虽然学了几年法语,对法国文化有所了解,也看到过各式各样关于法国城市的影像,可是身临其境的感觉是真的不同的。第一感觉就是天空好蓝,空气好清新,城市里人好少。心里默念,“原来这就是法国啊”。虽然后来发现拉罗谢尔并不能完全代表法国。
房东来接我,带着她的妈妈还有小孙女,三代人都好热情。积极的帮我抬超级无敌重的箱子;热络的给我介绍这个城市;自豪的给我指大海的方向;好心的帮我打电话给电力公司,搞定电表的事情。心里就在想,“原来法国人也好热情的呀”。虽然后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法国人都是如此。
第二天,在去学校的路上,我看到了大海。作为自小在中国内陆沙漠边长大的小孩,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它就那么出现在我眼前,在我脚边,心里倒是没有多么的激动,彼时对大海并没有什么感情,只是突然意识到人的渺小。在浩瀚无边的大海面前,人真的就只是沧海一粟:渺小,不堪一击。可是又感叹命运的神奇,作为一个小县城里长大的小孩,有过走出国门的梦想,可是从来没想到有一天真的会实现。当真的有一天,站在一个远离自己的家乡十万八千里,跟自己的家乡天差地别的城市,突然很感恩,感恩自己的付出,感恩自己的勇敢,感恩父母的支持,感恩自己能有踏上这片土地,见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的机会。
在以后的日子里,渐渐爱上了大海。不开心的时候,去听听海浪的声音,好像跟着海浪拍打沙滩的节奏,自己沮丧的心才能重新找到平常的节奏;开心的时候也会到海边坐坐,看着海面上飞过的海鸥,海滩上嬉戏玩耍的小孩,海岸边散步的情侣,会觉得生活真的如此美好,会对自己的生活更多爱一点;天气好的时候,也喜欢到海边,拿上一个冰淇淋,坐在码头边边,涨潮的时候把脚伸进海水里,晒着太阳,吃着冰淇淋,脑袋放空,就这么到太阳落山。那时候常常会想,法国人也太幸福了吧,每天都可以喝着咖啡,晒着太阳,望着大海,神仙一般的日子。后来才发现,也不是所有法国人都可以有这样的日子,也不是所有在海边的法国城市都是这样的生活节奏。
虽然市里的居民只有几万人,可是小城一点都不无聊呢。每年从三月份开始的时候就各种活动不断。三月会有城市春季越野赛,参赛者们穿着各式各样的cosplay服装,将重在参与表现得淋漓尽致。四月的时候会有高塔跳水比赛,不过这里的跳水不是跳进泳池里,而是跳进海里哦,在春日的暖阳下,站在拉罗谢尔入海口处的圣·尼古拉(Saint Nicolas)塔上,一头扎进大海里,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海水到底暖了没暖。接着四月份中旬,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就会有狂欢节,带上一家老小,或参与狂欢游行队伍之中,或跟着游行队伍做一枚忠实的观众,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年一度的法国小姐决赛结束之后,市里都会有法国小姐花车游行,市民们又多了一个拖家带口出门的借口。五月份的时候会有老爷车爱好者们在海边举行老爷车展,看着那些拉风的老爷车从自己身边凸凸凸开过,好像自己回到了工业革命时代。六月的日头越来越好,晴天越来越多,街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好似人们冬眠结束了一般。每年的夏至音乐节,拉罗谢尔绝对不会忽视,这里是摇滚演唱会,那里是传统歌曲演唱会;那里是合奏团,这里是独奏会;那头是缠绵的伦巴舞会,这头是热情的佛拉明戈舞会;整个市区都挤满了人,好似所有的市民都倾巢而出,只为感受这音乐带给人们的热情。接着六月底会有拉罗谢尔电影节,虽然并不是世界知名的电影节,可是依然会有明星驾临,热热闹闹,喧喧嚣嚣。进入七月以后,市区的海滨大道就会禁车,会看到街上越来越多的说着纯正伦敦音的英国人;七月底的时候,会有全欧洲闻名的“Francopholie”音乐节,整个拉罗谢尔都会因明星们的演唱会沸腾,来自全法乃至全欧洲的游客将市区挤的水泄不通。经过疯狂的假期,九月开学期过了以后,又会有“Grand Pavois”游船节,虽然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根本买不起那些游船,可是每年的海上烟火表演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有着地中海气候的拉罗谢尔,九月一过,天气就会转凉,雨水也开始多起来,可是拉罗谢尔市民还是抓紧机会,乘着秋老虎来的时候,再举办一次秋季越野赛,为一年的各种活动画上一个句点。虽然这之后都没什么大型的活动,整个城市进入冬眠期,可是进入十二月后,为了迎接圣诞节,市区会被各式彩灯点亮,而且每天整个市区都会被歌声环绕,因为喇叭就像超速照相机一样,遍布在市区的每个角落,走在街上,听着音乐,感受着圣诞节的气氛,一年就在忙忙碌碌中结束。那时真的承认,法国人是浪漫的,更是文艺的,精致的,潇洒的,拉罗谢尔人尤甚。即使后来到了巴黎,巴黎的活动更多,规模更大,有世界四大马拉松之一的“巴黎马拉松”,有“法国好声音”,圣诞时期有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的亮灯仪式和圣诞集市,可是都没有那种在拉罗谢尔的温暖的,全民参与的感觉。
学校的生活也着实跟国内不同。虽然来之前就有耳闻,法国的大学没有围墙,可是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大学不只真的没有围墙,而且是随意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坐落在海边的是法学院,靠近市中心的那个是人文学院,与电影院相邻的是数学院,和市图书馆隔一道门的是学校图书馆。。。。。。这里的老师是真的会给学生零分,根本没有辛苦分之说,答案跑偏就零分,哭鼻子也没门。所有的考试都是写小论文,根本没有选择填空题之说,而且一道题的答案就是一学期学过的所有知识点,若是不好好复习,想要考试及格的可能性为零。老师们都是点名狂,一学期超过三次缺勤,是真的会被老师取消考试资格的。每个学生都被要求实习,实习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学年末的升级。对于当时过惯了国内大学相对松散的生活的我们来说,着实像是回到了高中时期,当时暗暗吐槽,没想到法国的学校真的是好进难出啊。
后来在那里的学业结束,辗转来到了巴黎。才发现,原来法国的天气,法国的教育,法国的文化,法国人的生活,可以是拉罗谢尔那样的,也可以是巴黎这样的。只是因为法国最早展现给我的面貌是拉罗谢尔式的,所以脑中一直深深记忆的便是拉罗谢尔那样的,夏天几乎每天是晴天没有雨的,冬天是斜风急雨,永远湿漉漉的;人们都是热情的,善良的,晚上派对结束,走路回家也丝毫不会担心的;有活动的时候,是一家老少举家出动的;学校里同学们都是友好的,老师是严厉的。。。。。。
常常有人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我想说:“因为一段经历,爱上一座城”。从此以后,拉罗谢尔于我是不同的。就像 «小王子» 里小狐狸对小王子说的一样,“你看!你看到那边的麦田没有?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用也没有。我对麦田无动于衷。而这,真使人扫兴。但是,你有着金黄色的头发。那么,一旦你驯服了我,这就会十分美妙。麦子,是金黄色的,它就会使我想起你。而且,我甚至会喜欢那风吹麦浪的声音……”,我想我是被拉罗谢尔驯服了吧。(定边县人民法院 钟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