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件,昔日情侣对簿公堂 辟蹊径,耐心法官定纷止争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6-03 17:04:55
阅读量:
昔日情侣谈婚不成,分手后因七百元欠款争执不下对簿公堂。6月2日,勉县法院武侯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被告当庭向原告支付欠款300元,一场因爱生恨的纠纷终于成功化解。
原告李大忠与被告王小琴均系年过四十的离异之人。2014年初,两人经朋友介绍相识谈婚,虽然双方经济都很困难,但刚开始相处的都还融洽。谈婚期间,李大忠给王小琴购买过衣服、鞋帽,支付过医疗费,每一笔支出,李大忠都做了详细记录,截止双方分手时,李大忠累计支出1500余元。2014年下半年,王小琴又认识了另一离异男子张平娃,因张平娃年轻帅气,王小琴甚是喜欢,不久,便悄悄与张平娃在县城边上租房同居生活。李大忠得知王小琴已另有新欢,心里非常气愤,但苦于寻找王小琴无果,便向派出所报案,称王小琴涉嫌诈骗。经派出所处理,王小琴称自己本来就不喜欢李大忠,只是碍于生计才勉强与其谈婚,并愿意将花费的李大忠的1500元钱偿还给李大忠。王小琴当场支付了800元,剩余700元另行出具了欠条,约定10天内付清。逾期后,王小琴却再未露面。李大忠寻找王小琴无果,便将王小琴起诉至勉县法院武侯法庭讨要说法。
虽然明知立案后,法庭也很难找到王小琴的下落,欠条就无法质证,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也难以查明,但实行登记立案制后,人民法庭又不能以此为借口不予立案。果然,立案后,承办法官四处寻找王小琴,但均无音信。李大忠不但不理解,反而认为法庭拖延办案,情绪异常激动,案件陷入了僵局。经过深思熟虑,承办法官认为只有借助当地派出所配合,看能否找到张平娃的下落,也许能寻到王小琴的踪迹。经派出所包片干警打听,找到了张平娃的租住地,但张平娃经常不在家。承办法官经与房主说明情况,房主同意在张平娃回来后第一时间向法庭打电话告知。终于,在半个月后,法庭接到了房主电话,说张平娃露面了。承办法官马不停蹄的赶到现场。经过三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张平娃答应协助法庭寻找王小琴,将其劝说到法庭解决本案。
6月2日,王小琴终于来到法庭,她惭愧的说:没想到法庭会为了几百元的案子这样兴师动众,自己哪怕借钱也愿意把这个事了结了。经法官调解,李大忠同意由王小琴一次性支付其300元。王小琴打电话向亲戚借款300元,当庭履行清结。李大忠接过钱后,也感动的说:“300元钱是小事,我就是要讨个说法,就是要看看法庭是不是把老百姓的事当个事,这回我是真服了。”终于,一个看似事小,但考验法官耐心的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文中人物系化名)
(勉县法院 王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