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碧华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实践启示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5-19 15:43:47
阅读量:
邹碧华生前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投身司法事业26年。2014年12月,他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终年47岁。邹碧华去世后,中宣部追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其“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中央组织部追授邹碧华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公正为民、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崇法尚德”是其鲜明的精神特点,邹碧华精神恰好体现了这个时代对于某种价值理念的追求,并有效回应了当今社会民众对公平正义、司法为民和精英法官的期盼。
一、“邹碧华精神”是时代的价值诉求
“碧血忠魂潜心法治鞠躬尽瘁,华星秋月璀璨人生风范长存”,这是人们对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一生的评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就有这样一些敢于担当的人。晋朝时的大将祖逖危难中请命,带着一小支队伍横渡长江。中流击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敢于担当的气概和豪情,感动和激励了随行的壮士,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很快得以收复。祖逖中流击楫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担当的勇敢精神,一直被后世所敬仰和传颂。
反观现今,一些干部缺乏担当意识。怕困难、怕惹事,明哲保身,对推进中的矛盾、跨越中的障碍、发展中的困难,不是积极解决,迎难而上,而是左避右躲。还有些干部缺乏创新意识,因循守旧,用老思路思考问题,老办法解决矛盾。这些都将严重阻碍改革发展进程。
“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对上,该争取时要争取;对下,该担当时必担当。”“改革,一直 是一点一点往前拱的”,“背着‘黑锅’前行,是改革者必须经历的修行”。邹碧华用一生在践行司法改革,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改革布道者,砥砺前行。司法改革涉及很多人的利益调整,面对困难,碧华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他带领司改办在全市召开了30多场座谈会;梳理了5大类100多个关键问题;研究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院管理及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历经180多个日日夜夜,前后34稿,终于研究制定出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
“苟利社稷,生死以之”。改革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面对一根根硬骨头,考量的是改革者的勇气和担当。只有更多的像邹碧华一样敢于担当,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干部站出来,才能把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邹碧华投身司法事业26年,先后指导或参与审理了上海社保基金追索案等一大批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勇当全国司法改革的探路先锋,为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作出突出贡献。这也是因他在司法战线上的辛勤努力,才让他有了今天的成绩,也正是他的默默付出,才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邹碧华的今天,是自己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过来的,没有心术不正之人的投机倒把,也没有心存侥幸之人的闯关走捷径,只有循规蹈矩踏实干事的热情。他才走过47个年头,人生本应该完美走下去,或许是过度绽放自己的美,使他耗尽了自身的力量, 提早让生命走到了尽头。我们常说追忆似水年华,这就是对邹碧华短暂的一生贴切的写照,他无法拓展生命的长度,但是他用尽全力拓宽了生命的宽度。逝者已逝,我们能够做到的,是让他的精神能够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继承这份光辉的事业。特别是刚入职的年轻干部和那些“老油条”们,看看邹碧华吧,他是如何始终保持着十足的热情,如何将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20多年来,邹碧华就是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在不断地接近并实现了他所坚守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无论是做普通法官,还是庭长、院长,邹碧华始终知行合一,践行法治理想,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并通过授课、微博等多种渠道,传播法治精神,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他的智慧、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继承和发扬“邹碧华精神”,就应当敢于担当,凝聚共识,从“燃灯者”手中接过火种,用现在点亮未来,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当有越来越多“邹碧华”出现,当我们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努力付出,将司法改革推向前进,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作为一名人民的法官,我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对于逝者,或许这才是最好的告慰。
一项改革的成败,最重要的因素取决于改革者自身。司法改革要走向深入,就必然撬动既有格局,不破则不立。改革者既要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又要善于把握,凝聚共识,为改革寻求最大公约数。法治的“燃灯者”邹碧华法官正是这样一位改革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任重而道远。当前,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落实这一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走在前列,事不避难、忠诚履责,尽心尽力、勇于担当,需要大力弘扬邹碧华精神。
敢于担当,才能无畏无悔。改革进入深水区,必然触及一部分人的固有利益,利益多元,众声喧嚣,更可能带来无所适从的压力。正是怀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在全国率先拉开司法改革试点大幕的上海,作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的主要起草者之一,邹碧华法官不计个人毁誉,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做好手中一点一滴,把改革“一点一点往前拱”。一句掷地有声的“我不相信推不下去”,让我们看到了邹碧华法官敢于担当,敢为天下先,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改革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