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也能有成功的人生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5-10 11:29:11 阅读量:

 

在当今社会上,许多人到了中老年阶段都有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表现在对美好生活有所懈怠,对未来存在渺茫甚至恐惧心态。其实,尽管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尽相同,但大多沿着读书、工作、到了中老年退休这么一个抛物线型运动。在前两个阶段虽然每个人都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但也并不轻松,在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去克服、去战胜。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回忆中,不知不觉就到了中老年,虽然青春不再来,但工作、生活的压力毕竟有所减轻,“最美不过夕阳红”,作为中老年人应当珍惜这一段每个人必须要走的美好生活。人只要能从对过去的所知和烦恼中解脱出来,只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就能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即便是年逾花甲的老人。
为研究俄国历史,马克思51岁时开始学习俄语,由于他的勤奋,仅半年时间就能阅读俄文原着;恩格斯70多岁时,攻读挪威文,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还发愤钻研医学;俄国的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完成小说《我不能沉默》时已经82岁了;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70岁开始学画,作画1500多幅,曾在世界许多地方办过画展;“元四家”之一的画家黄公望,80多岁时创作出三丈多长的巨幅画《富春山居图》;米开朗基罗,意大利雕刻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圣玛丽大教堂是他88岁时的作品;英国剧作家萧伯纳93岁时完成剧本《牵强附会的寓言》;西班牙大画家毕加索88岁时画了165幅作品,平均两天一幅,90岁时还从事雕刻艺术;美国人阿道夫.朱克,91岁时出任好莱坞勒艺电影厂董事长;美国喜剧演员乔治.彭斯80岁时还参加《阳光孩子们》的演出,并获得大奖...
这些伟人之所以到了晚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就是他们的心中还充满希望。
               (作者单位:勉县法院)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