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汉滨区法院工作十大亮点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03-11 12:05:55
阅读量:
2013,一个值得人们记忆的一年,梦想因改革而破土重生,改革为梦想而披荆斩棘。
这一年,党的十八大描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这一年,法治中国砥砺前行,依法治国步履铿锵,这一年,新一届领导集体励精图治、奋发进取,推动中国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带领国人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民族复兴的追梦之旅。
回首2013,汉滨法院干警凝心聚力、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院改革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也得到了上级法院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于此也呈现出汉滨法院十大亮点工作。
亮点一
立案信访大厅,有限条件精心部署,特色功能提升服务
立案信访大厅建设,是今年省院部署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我院以此为契机,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精心部署,妥善安排,从小事做起,严格按照大厅建设的要求和标准,更换服务标识,添置办公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除完全具备省院要求的十大功能外,还增加了心理咨询台、律师服务岗、纪检监察、反家庭暴力、手机免费上网等独有的服务功能。同时,中午值班接待制和担保公司驻厅开展保全担保活动受到了上级法院高度赞扬和肯定,被中院建议在全市法院推广,高院表示拟向全省山区法院介绍推广。
亮点二
特色举措助推信息化建设
作为全省信息化建设试点法院,我院独创办公室N+1的模式,实现了内网与外网共生互动,每层楼安装无线wifi支持干警群众手机上外网,看守所远程提讯确保押解安全,降低司法成本,提升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建设,把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与审判执行办公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支持了我院的电子化服务系统建设,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亮点三
扩大司法民主,积极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
汉滨法院为使司法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努力探索新时期人民陪审员工作的新路子,先后推行了“人民陪审团”陪审案件、人民陪审员动态管理、定期培训、选有专长、审有专业、倍增计划等一系列举措,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受到上级法院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作为经验做法被全区推广。2013年12月又被最高院指定为全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首批试点的19个法院之一。
亮点四
立足本职结合实践,打造专业心理咨询师法官队伍
2013年3月2日,汉滨法院与安康学院联合开设了“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第一期共有30余名法官参加培训,培训教师均来自安康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具有丰富心理健康教学经验的教授、专家。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培训,使我院法官掌握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并学会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从而提高了司法能力,促进了矛盾化解、案结事了和息诉罢访。目前,已有15名法官通过资格考试取得心理咨询师资质,全年共接待来访咨询群众300余人次、调撤案件100余件,这支队伍在法院工作实践中逐渐发挥其作用,有效地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法院工作实绩。
亮点五
新闻宣传工作成绩显著
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成立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将全院重大活动、重大举措、重大典型、重要案例的新闻宣传工作列入院党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向法院宣传主阵地组稿投稿。在全院建立通讯员队伍,激发干警写作热情,全年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发稿统计150篇,其中在陕西电视台、安康电视台、安康教育电视台播出有关节目6次。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新闻宣传先进集体”。
亮点六
持续打造学习型法院
通过鼓励干警外出学习、外出授课交流和邀请专家、学者来我院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以全面提高法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要求外出学习干警要在全院大会讲授学习内容和学习心得,使得资源共享,学有成效。全年共派干警外出参加省以上学习63人次,组织邀请各种学术讲座15场次,干警外出大型授课普及法律知识10场次。
亮点七
立足审判职能多措并举大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汉滨法院以未成年暨家庭暴力合议庭为主导,积极开展创建妇女儿童维权岗活动,发挥能动司法,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立足审判职能积极推行爱心帮教、人身保护令联动机制、指定特殊监护人、犯罪档案封存、心理咨询疏导、“法官妈妈温暖关怀”等一系列举措,大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未成年犯重回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被评为“陕西省妇女儿童维权示范岗”。
亮点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