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法院四项评比铜川中院全部获奖

来源:陕西省政法网 时间:2014-02-27 16:24:25 阅读量:

2014年2月26日,在全省法院院长会议上,省高院对评为全省法院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全省审判质效先进单位、全省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全省立案信访大厅建设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铜川中院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四项工作全部获奖,成为全省法院唯一一家全部获得四项殊荣的中级法院。

能动司法,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13年,铜川中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提速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战略,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各项审判执行工作和队伍建设,圆满完成了市委下达的目标任务,为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多项工作均走在全省法院前列,庭审观摩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和司法统计工作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36个集体和68名个人受到中、省市表彰奖励。2月11日,陕西省高院通过听取汇报、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看资料等形式,实地对铜川中院2013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并对铜川法院工作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打破常规,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按照省法院统一要求,铜川中院加大投入,打破常规,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更新硬件配备,升级改造软件系统,在全省法院率先启动了网上办公、办案程序,积极构建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全市两级法院均开通了官方微博,网络视频庭审直播逐步推开,裁判文书上网全面展开。信息化建设始终名列全省法院第一,多次受到省法院通报表扬。

强化措施,努力提升审判质效。铜川中院从抓每一起个案的质量入手,以个案公正累积司法公信,不断加强审判流程管理,严格各办案程序、节点的时限要求,坚持临近审限提醒和逾期通报到人制度,切实提高正常审限内结案率。对延长审限、中止审理院长要严格审批,限定指标。对超审限未结诉讼案件进行一次彻底清理,防止边清边积。大力提升质效短板,把铜川法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指标作为重点,深刻分析原因,拿出可行措施。强化均衡结案,将结案指标分解量化到每季度、每个月、每个庭,引导法官随办随结。一审法院加强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的力度,大幅提升了调解撤诉率和服判息诉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上诉改判率。二审法院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即使有个别案件申诉和申请再审,要确保不被改判和发回重审。深化案件质量评查,坚持评查工作常态化的同时,工作重点转向对申诉申请再审案件、提起再审后改判、发回、指令再审案件、社会广泛关注案件的专项评查,围绕问题查原因,围绕原因追责任,并将案件评查结果纳入法官业绩档案,以充分发挥案件质量评查的实际效用,有力地提升了案件质效、促进了司法公正。  

服务群众,强化立案信访大厅建设。立案信访大厅建设是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的第一道关口。为此,铜川中院始终把立案信访大厅建设做为重要工作,加大立案庭改扩建力度,使现有的立案信访大厅面积增加了50㎡,达到了300㎡。坚持从服务群众诉讼需求入手,采用了统一标牌,明确标志,从区域上划分出安检导诉区、休息等候区、立案区、立案调解区、信访接待区,让当事人诉讼互不影响。对原有的诉讼通道进行改造,搭建了雨蓬,在诉讼通道两边,将法院廉政文化、法言法语、法官行为文化、法官作品等一一布展,建立了法院诉讼文化长廊。同时打造便民服务区,将诉讼相关的规定、制度、流程全部公开,为诉讼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有一流的设施,更要有一流的服务,为此铜川中院在全院开展了“争创文明窗口建设,争先创优服务群众”活动,立案工作人员坚持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微笑服务,使用文明用语;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句问候暖心、一杯开水相待,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对当事人反映的问题,当即能办的即时办,限期办理及早答复,减轻群众诉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