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法院报 时间:2013-11-05 08:55:33 阅读量:
记者在陕西高院采访时,院长阎庆文对记者说,信息化是一场新的革命,各级法院领导是关键,抓好实施工作必须从党组成员做起,从各部门“一把手”抓起,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信息化知识、带头使用信息化手段办公、办案,形成领导带头抓好信息化,法官干警全员使用信息化,机关办公、办案按信息化要求运转的良好氛围。
为此,阎庆文要求全省法院要确立“全员参与”意识。信息化工作是集审判、人事管理、司法政务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领导的事,也不仅仅是哪个部门的事,涉及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全体法官干警都要清楚信息化对自己所处岗位的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适应新形势,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适应各自岗位要求。要熟练掌握信息化知识,自觉应用信息化,以良好姿态迎接挑战和变革。确立“责任”意识。信息化应用工作是一项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实现省法院党组确定的目标任务,需要做大量繁杂细致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努力。
阎庆文强调,省高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深化建设、深化应用的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搞好技术保障和技术服务,特别是做好事关全省法院网络数据采集、传输等方面的保障工作,确保今年目标的实现。对西安、安康、铜川3个试点中级法院,加强指导,树立标杆,以点带面,总结经验,推动全盘。明确省院机关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任务和在各个阶段、节点的具体职责,按级负责、分工负责,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扎实推进,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推进,有效增强全体法官干警用信息化办公、办案的理念。今年7月下旬,该省法院召开全省三级法院院长参加的信息化建设应用现场推进会。牢固确立“高标准”意识。加强信息化建设是人民法院建设的发展方向,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水平设计,高技术配置,高标准落实。一方面,瞄准全国一流目标,对全省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先进行摸底,继续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实现法院内部联网至人民法庭。另一方面,把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开展信息化工作在符合法律规定,满足工作需要,借鉴外省法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走出具有陕西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新路子。他们加强信息技术在审判管理、司法政务、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运用,真正使信息化成为服务和促进法院各项审判执行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支撑。
阎庆文还告诉记者说,信息化建设软件安装好了,网络开通了,关键是要管好、用好,健全机制。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不仅需要坚定的信心,满腔热情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更需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为此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省法院组建了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工作研讨,进行工作部署,实现全省法院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建立科学运行机制。建立由业务部门提出需求,管理部门进行汇总、梳理、归纳、论证,报领导小组审批后,交由信息中心和软件公司研发安装的工作运行机制,保证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周密运行。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今年内,省法院把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之中,设置足够分值指标,促进责任落实。
省高院加大培训力度,为信息化办公、办案打下坚实的基础。省高院为机关法官干警举办了培训班,为信息化应用打下基础。闫庆文说:“就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先后四次听取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汇报,并提出高标准、严要求,目的是大家高度重视,积极参加培训,确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省高院将应用性培训作为常态,软件更新,逐步跟进。阎庆文表示,省高院还将有两项重要的培训安排,一项是对院中层领导和各部门内勤再进行集中培训,另一项是对办公信息系统涉及的机要、后勤用车、公物领取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人员,以及一些年龄偏大的老同志,由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上门一对一培训。总之,要通过不断培训,使全体法官干警由不会用信息化到能用信息化,由不习惯用信息化到离不了信息化,真正成为想用、会用、习惯用和自觉用信息化办公、办案的行家。还将编制信息化操作手册,保证人手一册,随时查看。
阎庆文认为,信息化办公、办案,管理好是关键。根据保密规定要求,法院网络应该建成内外有别的两个独立系统。其中内网是涉及法院业务信息网络系统,外网是非涉密的互联网络,内外网必须物理隔离,实行分机管理,严禁一机两用、严禁移动存储设备内外网混用。建立全方位的网络防护体系,最大限度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和保密。确保一切网络应用行为符合保密规范,不发生失泄密事件。
铜川:多措并举强力推进
“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张某到庭,查明被告人身份……”9月7日9时许,铜川中院院长郭云龙点击内网,打开庭审直播栏目,对刑事审判第一庭正在审理的被告人张某故意伤害致死案进行庭审观摩,同时该院案件质量评查小组的所有成员也在各自的办公室对这起案件进行观摩。其实,这只是该院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网上办案的一个缩影。
今年,铜川中院按照省高院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超前的理念、超常的勇气和超凡的力度,不断加大了各项软、硬件投入,着力打造“数字化法院”、“无纸化办公法院”,有力地推进法院网上办案、网上办公,从而大大提升了审判质量和效率。
明确责任抓落实。铜川中院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法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职责和工作人员职责,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措施,确定了方法步骤,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确保全院法官干警在抓信息化建设中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
加大投入强基础。铜川中院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软硬件设施投入,在软件上,建成机房,整体配备入侵检测、漏洞扫描、数据库备份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在硬件配置上,建成了法院内部局域网和法院专网网站,完成了法院门户网站和网上办公系统升级部署工作,给各部门配备了高科技电子设备,运用了科技法庭系统,使审判工作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
网上办案提质效。在法院局域网完全开通之后,铜川中院逐步拓展了网上立案、网上监控审限和网上信访等工作。8月初,该院在现有网上监控审限的基础上增加裁判文书、合议庭笔录、立案证据材料录入功能,完善审判流程中的各项数据,逐步形成电子档案,实现全市法院审判信息共享。9月初,该院又开通了法院内网观摩案件,这些新的举措,不但节省人力、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强化了监督,全面提升了法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网上办公提效率。铜川中院党组把网上办公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厉行勤俭节约,努力降低院机关运行成本的一项新举措。院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全市法院现有的办公系统应用做了多次的尝试,对存在的问题,积极与省院相关部门联系,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网络公文管理程序全面启动,实现了公文从撰稿、送审、修改、签发、传阅等各环节的顺畅流转,公文管理迈向网络化。
南郑:向科技要审判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