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4-01-31 17:31:52 阅读量:
斯人已逝,生者因利益纠纷对簿公堂,本是人间无奈事。司法工作者身处公堂之上,应当在一桩桩继承纠纷中看透情与理的纠缠,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回归到法与理的讨论。近日,一起充斥着复杂家庭矛盾的继承纠纷在西安碑林法院执行干警释法明理、细致调解的善意文明执行中成功化解,“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不失为一个happy ending。
本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有:1.涉案标的物众多,分为房产、股票、单位未发放的补贴、存款等;2.涉案当事人年龄差距大且互负履行义务,老中青三代人思想认识偏差较大,很难轻易达成一致意见;3.家庭关系复杂,逝者的亲生父母与其现任妻子矛盾巨大,现任妻子与逝者前妻所生的女儿矛盾也很大······正是基于以上几点的存在,双方当事人在判决生效后均未主动履行相应的义务,且均申请了强制执行。
为避免家庭矛盾进一步激化,同时快速调解矛盾纠纷,执行干警采取了“先简后难”、“刚柔并济”的策略:一方面,单独约见双方当事人以及代理人,反复通过双方亲属进行柔情说理,耐心劝解开导;另一方面,召集双方见面且与其约法三章,一不许吵架、二不许提及逝者、三不许说委屈。家务事之所以难办,除了当事人对自己的民事权利享有充分权外,主要是因为“家人们”都觉得自己委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死结。这个结不是三言两语能解开的,索性在法谈法,不谈委屈。
会面前夕,因被继承人生前存款存于多家银行、金融机构及其生前单位,执行干警马不停蹄地前往各地将逝者生前账户内存款扣划至本院账户。会面当天,执行干警先按照每人所占份额将款项具体分配方案告知双方当事人,再就房屋份额进行协商。经过七个小时的“拉锯战”,最终确定由逝者之女继承房屋,其他人的份额折现后分期偿付的继承方案。至此,两个案件均达成执行和解,事后当事人为执行干警送来了一面锦旗。
调千家事,解万家愁,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家庭是社会的最基础的细胞,处理家庭纠纷的法官是修复家庭关系的营养师和保洁员。只有让“家人们”在爱恨情仇交织的家事纠纷化解中感受到法官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实践,那些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的“家人们”才有可能放下心中怨恨、重新出发向前。家务事确实难断,但在找准难点后也就没那么难了。
编辑:马宁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