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时刻丨骑共享单车发生事故,该怎么赔偿?

来源: 时间:2023-04-11 16:28:18 阅读量:

 

共享单车的普及

使得大家的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

但与出行方便相伴的

也有骑行事故多发等隐忧

骑乘共享单车发生事故

各方应如何分担法律责任

基本案情

16周岁的林某骑行共享单车与骑电动车的武某相撞,武某受伤倒地,全身多处受伤,两车均严重受损。经过交通警察认定,林某因违反让行规定承担事故主要责任,武某因未确保安全车速承担事故次要责任。林某和武某的母亲分别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字确认。随后武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林某赔偿其医疗费和住院伙食补助等费用。法院认为,本案系因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交警部门根据涉案事故经过所作责任认定并无不妥,且经过当事人签字认可,故可作为责任认定的依据。林某辩称其在事故发生及处理时未成年,然而根据在案证据及庭审陈述,林某于事故发生时已经年满16周岁,并已脱离父母监护独立工作,符合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条件,应当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外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据此,法院判决林某按照70%的比例对武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承担侵权责任。

法官说法

符合两个条件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是年龄要素,该未成年人应当年满16周岁;二是生活能力要素,该未成年人必须以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且该收入系主要生活来源,具体而言该未成年人应当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够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

未成年人对于交通法规的了解尚不够深入,作为家长应当承担起监护人的职责,不仅要对未成年子女独自租用共享单车的行为进行监督指导,而且要加强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如果骑行共享单车发生交通事故,应当及时报警处理。


来源:敦林法院

编辑:刘一笑

责编:郑黎波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