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高新区“区直管社区”体制改革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9-27 20:09:01 阅读量:

本网讯:9月27日,渭南高新区召开“区直管社区”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金城社区党工委书记杨世安,渭南高新区新闻中心郭秦勇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会议由郭秦勇主持。

金城社区党工委书记杨世安下就高新区“区直管社区”体制改革工作情况作以介绍2015年元月,渭南高新区被确定为“区直管社区”体制改革试点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全面改革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高新区紧紧围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目标,全面动员安排,扎实推进试点工作,2016年8月16日陕西省第一家直管社区—金城社区实现了直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社区自治和服务发生了显著变化,基本实现了层级减少、效率提高、自治扩大、服务提升的阶段性成果,有力推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金城社区位于高新区核心区,辖区范围:朝阳大街(西段)以北,胜利大街以南,丰庆路以西,石泉路以东。社区面积4平方公里。现有住宅小区12个,包括党工委、管委会等行政企事业单位58家,常住人口15000人。现有工作人员25名,党员148名。直管后社区先后荣获“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四星社区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工作亮点不断凸显:
创新机制体制
改革以创新促功能提升为核心,着力构建新型简捷高效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直管后的金城社区实行“区—社区”两级管理模式,减少街道办事处的“二传手”环节,上承街办治理职能,下创服务居民新思路,内设“一委(社区党工委)、一居(社区居委会)、一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按照简政放权、简化办事流程的要求,在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由社区直接对接区级各相关部门,省去中间环节,节约行政成本,形成区直接服务社区,社区直接服务居民的新体制。
同时对社区内设机构设置和职能重新进行整合,直管后的金城社区内设综合办公室、党建纪检室两个办公室,民政事务、社会保障、文明创建、综治维稳信访、人口计生与综合5个服务窗口。社区实行三三制+双渠道服务机制。
三三制服务机制:即社区每名工作人员担任三项职责,一职综合治理职能,对接管委会相应职能部门,承担街道办事处下沉的各项治理职能。二职入户走访职能,承担网格管理工作,根据工作人员包联小区情况,完成自己包联小区内的入户走访,意见征集、政策宣传、民意调查等相应网格工作;三职面对面服务职能,在服务大厅面对面服务,完成居民在大厅的服务接待、困难求助、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服务。根据三项职责把工作时间分为三等分,并根据三项职责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达到人事责标的有机统一。
双渠道服务机制:一渠道,服务大厅面对面服务+网格入户走访服务;二渠道,智慧金城平台+网上办事服务,实行服务时间上的无缝对接,实现了网络和现实的有机统一,不断满足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更高需求。初步建立起简捷高效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新体系。
强化党建引领
金城社区自直管后,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新体制简捷高效运行顺畅。
直管后金城社区党工委设立郑家小区、幸福城小区、服务中心三个特色党支部。郑家小区网格支部在改制工作及小区集体经济管理、物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幸福城网格支部引导党员带头参与,积极配合小区事务管理,促进业主与物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努力将群众矛盾邻里纠纷化解于最基层,维护了基层稳定。服务中心支部对党员分类管理,为辖区居民提供政策法规宣传、困难群众帮扶、社区和谐调解、沟通联络信息等各类便民服务。
金城社区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为原则,围绕“党建工作联做、党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志愿联办、生活环境联建”的目标开展党建实践探索,突破了原有社区党建“封闭单一”的格局,健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社区大党委”这一新型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设社区“大党委”书记1名由社区党工委书记担任,副书记1名由社区党工委副书记担任,委员2名由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社区党建纪检室主任担任。并同时确定6名兼职委员,由辖区幸福城小区物业经理、中级法院、崇业路派出所、职业技术学院、产投公司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定期围绕社区内各类重大事项,共同研究协商、作出决定,实现在党建工作、文明创建等方面工作"互联互帮互促"。
金城社区实施 “五个三”工程——构建服务型社区大党建格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建立社区共驻共建组织机构图,形成党工委包社区、党支部包12个网格、党小组包120楼栋的三级服务管理网络,将社区服务纵向到底,并创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65余次,在职党员进社区红袖章志愿服务、共驻共建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形成了信息互通、党建互联、服务共抓的工作氛围,为居民提供政策法规宣传、困难群众帮扶、社区和谐调解、沟通联络信息等各类便民服务。通过“智慧金城”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手机WAP客户端,党员微信群,这种“互联网+党建”的新模式,搭建教育平台,极大地拓展了党员和干部教育培训的时空领域,也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双赢,从而既巩固夯实基层党建根基,也有效发挥出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带动作用,激发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活力。
提升服务水平
开发“智慧金城”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辖区网格内小区、楼栋、人口、党建、创建、志愿者、计划生育等电子信息库。通过管理系统上传社情民意、下达政策措施、开展社区服务、进行督查考核。网上处理事务,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处理,达到前台后台联动,更好服务于居民,实现管理网格化、办公信息化、服务居民快捷化。
实行直管后,辖区内各项社会治理、服务事务十余项职能全部下放到了社区。减负了街道办原有的拆迁、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职能,强化了社区服务,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直接办理民政、救助、社会保障、养老、医疗、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事务。社区居民原来需要3天办理完的事务现只需1天内办理完。由于减少了层级,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贴近群众,拉近了与居民群众的感情和距离。
改革后,将原截留在街道办的服务资源、财力、物力下沉到社区,社区服务功能得到提升,社区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居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金城社区创新举措,社区实行三三制+双渠道服务机制、“ABC岗”工作制 与“错时”上班制,按照网格化、精细化、责任化的要求,实行上门服务、代理服务、一站式服务,实现服务时间上的无缝对接,运行机制更加科学高效;充分发挥智慧金城信息平台,开展网上办公,网上服务,实现与社区居民的零距离接触;社区办公经费从原有的年3万元增加到15万元,用于服务居民的财政投资大幅提升,2017年高新区投资200万元用于社区的阵地建设,新建社区办公场所1200平方米,其中便民服务大厅达120平方米,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室整体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设立了功能完善的市民学校,为群众提供自我服务载体,不断满足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更高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和制度,开展社区协商,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搭建平台。在居民小区实施包联制度,在各小区建立楼栋长52人,民调小组6个,明确居民小组和楼栋长职责,充分发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及时反馈居民意见和建议,更好的服务居民。定期开展楼栋长、业主、物业座谈会,着力引导居民和协助物业公司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智慧金城网络平台,引导社区居民参与、评议社区事务,让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定期进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事务公开,最终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优化社区队伍
直管后的金城社区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制、请销假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定期开办培训班,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打造一支素质较强,能力过硬的社区干部队伍,配备了科级干部3名,从全区行政事业单位选调干部11名,招录持证社区专职工作人员5名,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来。目前,社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例由改革前65%提高到现在的95%,社区工作人员平均年龄由直管前45岁降低为35岁,工作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实现了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
编辑 李思科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