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下寨镇村干部齐努力 新堡旧貌换新颜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3-04 18:42:02 阅读量:

  贾旭

下寨镇新堡村位于大荔县城西约20公里处,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518户,2138人,党员49人,主导产业为黄花菜、冬枣,人均纯收入11422元,是全省环境整治示范村、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平安村、社会治安分级管理1类村,连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新堡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着力优化人居环境,狠抓农村生产,稳控化解纠纷,将新堡村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一是优化人居环境。

领导重视到位。下寨镇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齐心协力抓、美丽乡村齐抓共管的局面。

舆论宣传到位。镇政府及新堡村干部组成宣传队,采取出动宣传车、悬挂宣传标语、播放广播、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深入全村各组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宣传活动。

责任落实到位。新堡村村委会和镇党委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新堡村主要负责人为美丽乡村建设第一责任人,把工作落实到岗、具体到人,“镇政府管村委、村委管村组、村组管户长、户长管住户”。

排查整治到位。新堡村村委会组织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巡逻队,要求巡逻队坚持每天八小时巡逻并在当天报送一次巡逻情况,对听取和收集到的村民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并及时向镇政府汇报。  

     二是重抓农村生产。

下寨镇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帮助新堡村疏理发展思路,助力新堡村走向发展快车道。结合新堡村的现实状况,下寨镇政府结合其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谋划一条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的路子。

制定发展规划。新堡村依据本村实际制定出重点发展黄花菜与冬枣产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今后会进一步完善规划。

改善基础条件。新堡村规划并建成观景涝池、休闲广场,营造了“树绕村庄、水满涝池、乡韵乡愁、美丽宜人”的氛围,并通过兴建文化活动场所,倡导文明新风,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使新堡村的人居环境极大改善。   

抓“三产”提高生产力。第一抓产能,新堡村通过用优良品种替换落后品种、用先进农机具替换落后耕种设备、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开拓新增优势项目来扩大产能。第二抓产权。新堡村着力搞好农民承包地、林权地、宅基地等的确权工作。第三抓产业。今后新堡村会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做靓产业品牌、做优产业效益,具体来讲:发挥现有人才、技术、市场优势,壮大已经成熟的农村产业;发掘培育新的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培育新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产业相互高效配合,集群化、循环化、生态化发展。

     三是稳控化解纠纷。

 构筑网格化矛盾排查化解机制。新堡村依托“两委”,成立综治维稳工作站,内设调解、治安、法制宣传、安全生产、重点人员稳控等小组,推行“网格化”矛盾排查化解机制,以村民小组为网格,组长为网格长,每1015户的中心户长为网格员,构建了“镇-村-组-户”的“网格化”体系,每周召开一次矛盾纠纷调解例会,对全村矛盾隐患、社情民意进行一次“梳篦式”排查,每半年由司法所组织各组调解员、网格长、网格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干部排查化解纠纷的能力。

用“六步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新堡村创新排查搜集、归类分流、风险评估、先期处置、回访评析和考评监督的“矛盾纠纷化解六步工作法”:

对老人赡养、桩基纠纷、家庭矛盾等“小纠纷、小矛盾”,村上充分发挥“五老”作用,通过树典型及说服教育的方式,以理服人,及时解决了问题,消除了隐患;

    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问题,新堡村委会组织网格长、网格员对群众采取说服教育、政策宣传、外出参观等方式,让群众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争取群众的认同、满意、支持;

在青枣销售时段,成立由调委会主任牵头,网格长、网格员参与的农商纠纷化解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及时介入农商之间的矛盾,有效保护了果农和客商的利益;

对货运车辆司机,县镇村三级落实律师包联责任,建成律师服务工作站,帮助司机修改完善运输合同,用法律保障司机的合法权益。

    六步工作法的推行,解决了群众“最后五十米”的问题。新堡村多年来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与群体性事件,没有一个村民到镇上或越级上访,没有一名缠访人员,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今后,在下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堡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下寨人将为建设美丽新堡、平安新堡、和谐新堡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