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1-21 10:18:37 阅读量:
本网讯(通讯员:杨志贵)走进秋末初冬的安康市人社局驻紫阳蒿坪镇王家河精准脱贫摘帽村,来来往往的村民像赶集、过年、办喜一样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一连几天的大太阳挂在一个个村民红扑扑热乎乎暖融融的脸上。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一个穿着和村民差不多的“跑堂倌”一会给烹饪培训班的老师倒茶、一会带村民到市中医院医生专家为村民义诊处看病扎针拔火罐、一会又出现在企业老板与村合作社签约的现场,忙得不亦乐乎。他,就是安康市人社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科副科长、驻王家河村脱贫攻坚第一书记陈荣贵。
特殊人群的“守护神”
说起陈荣贵,这个80后大学本科毕业生按理正是和爱人小两口青春作伴的大好时机。可市人社局党组千筛万选百里挑一,偏偏把这千斤重担交给这个让组织领导放心、扎根在一线攻坚的实干家、老百姓的贴心人。他二话不说,把不满周岁的孩子交给农村老家年迈的父母、没来得及与远在平利工作的妻子商量就进村入户投入紧张的脱贫攻坚工作:从调查摸底到产业扶贫发展规划、从留守儿童上学托管到村民看病寻医问药他都心中有数并第一个赶到群众家中。在他的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家的情况,特别是急需解决的困难,他总是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为其排忧解难,充当特殊人群的“守护神”。村上的特困户卢月祥头部患重疾,需手术费4万多元,儿子又在监狱服刑,时间就是生命,陈书记给其侄儿侄女苦口婆心做工作并筹集了医疗费用,在第一时间将卢月祥送往西安联系医院及时安排住院治疗。王家河村留守儿童较多,特别是几名孤儿与年长的祖父母留守家中或投亲靠友、甚至十来岁还独自生活,长期得不到关爱,性格孤僻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为了使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充满阳光和温暖,陈书记积极协调,先后向安康义工联积极争取到5名“山里孩子看古都”活动名额及11个“温暖包”,当他看到孩子们接过“温暖包”后露出的笑脸,顿时和孩子们一样感受到了那个寒冬“阳光”般的温暖。
他“闹”红了王家河
农民想致富、有个好支部;村上要脱贫、需要引路人。刚进村时,村上的产业发展几乎为零,刚刚成立的产业合作社也只是一个空壳。贫困户一没有资金,二不了解市场,担心养种植的产品卖不出去,只有头顶贫困帽吃救济、站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钱粮。陈书记走村串户,动员贫困户利用富硒源核心带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