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脱贫故事,军军麻辣烫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11-26 18:22:46 阅读量:

 十一月下旬,陕南汉滨迎来第一股寒潮。天还没亮,朱世军就赶往菜市场,他要挑选最新鲜的食材,为一天的营生做足准备。

40岁的朱世军,在外面闯荡十几年之后,回到江北办朱家湾村。今年,借着国家扶贫政策,开了这家军军麻辣烫,用手艺维系一家6口的生活。

麻辣烫,是安康最具草根性的食品。从原料、汤料的采用和烹调技法的结合,麻辣烫将食物的荤与素、生与熟、麻辣与鲜香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食客眼中的宠儿,遍布安康的大街小巷。

短暂休息后,朱世军一家开始忙碌起来。冲洗、改刀、串签……各式菜品放了满满两大簸箕,只等食客的光顾了。

朱世军的女儿朱昶蕊,今年上初三,年级不大,却已是店里的一把好手。周末,是她大展身手的时候,洗菜、穿串、服务都不在话下。她的愿望是考上海南大学,看红花和海浪。

夜幕降临,麻辣烫的生活开始了。

食客慢慢涌进店里,多数都是回头客。菜花、香菜、魔芋、莲菜、香菇、肉丸……各式菜品已经让人眼花缭乱。

军军麻辣烫讲究清水涮菜,大骨鲜汤另锅熬制,再加上40多味大料长时间熬制的红油,味道好得出奇。一把串串,在涮锅里来回翻滚,菜品的本味得到释放。出锅,拌料,融合,装盘,短短几分钟,草根美味就上了桌。

朱世军的父母身体好的时候也在店里帮忙,就在今年,他们陆续拿到了养老金。看着店子的生意很红火,老两口很是满足。

今年国庆,刚刚考上西安工程大学的儿子朱昶运打来电话,想吃家里的麻辣烫。朱世军说,想吃就回来,只是,这一来一回光车费就得200多。电话那头,朱昶运犹豫了一会儿,那算了,等过年我再回来吧。

夜色渐深,锅碗瓢盆的撞击声依旧热烈。炒粉、炒米、炒面,朱世军也有一番手艺。

炒粉讲究火候。恰当的油温,鸡蛋与豆豉迸溅出浓烈的鲜香。抓一把河粉,快速颠勺,温度与味道瞬间浸润每一根河粉。临出锅,撒上一把葱花,溢出的香气足以俘获食客的心。

凌晨一点,街上已鲜有人迹。朱世军一家开始收拾整理菜摊,对于他们来说,有忙才有甜,有忙才有好日子。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