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李成才:事业有成不忘家乡 返乡帮扶群众脱贫

来源:西部网 时间:2016-08-23 14:01:11 阅读量:

西部网讯(通讯员 吴亚楠)在皇冠镇兴隆村学堂坪附近的山坡上,一座标准化羊舍在绿林掩映间格外醒目,宁陕县皇冠宝兴种养专业合作社就坐落在这里,从基础建设到养殖条件都达到了完备。“羊舍面积1100平方米,从开始修建到正式投入使用仅仅用了4个月时间,全是合作社成员出工出劳。”合作社理事长李成才介绍说。

今年41岁出头,只有小学文化的李成才,打小因为家庭贫困,15岁便开始上山割漆,那时漆桶只比他高出半个头,随后那些日子,他跑过运输,做过生意,虽然很苦,但他明白,只有通过奋斗,才能摆脱贫困,在县城拥有自己的工程队,从三间茅草屋到现在的楼房,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富裕生活,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走出闭塞的环境。自去年接触到脱贫攻坚以来,想到生活在兴隆,那个交通闭塞、没产业、没技术、贫穷落后环境里的亲人们,于是他萌生了返乡带头搞养殖发展产业,成立牛羊养殖合作社的想法。“即使现在在县城的生活过得再好,都不能忘本,更不能忘了那些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拉我一把的乡亲们。”他这样说。

合作社的建立比想象要难得多,为了拿到审批手续、用地申请,他不知道从村上到县城跑了多少个来回,直到当年9月合作社才正式成立,吸纳社员36户,其中34户为贫困户,这里便成了他的又一个“家”。

“刚开始修建羊圈的时候,我关口的挖掘机出了状况,损失了将近五万块,我只是打电话问了问情况,并没有回去处理,我要留在兴隆。”李成才说。关口的家需要他,兴隆的“家”也需要他,里里外外忙碌的成才早已成为家中的 “顶梁柱”,照顾好“家人”,让大家都过得好是成才心里沉甸甸责任。

李成才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养羊”之旅。合作社步入正轨,在兴隆村的老房子里时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说起这所老房子,成才告诉笔者“建房用的所有木料都是我自己扛的,用了两个月时间,把房子修好了,再苦再难都坚持了下来。”这时,成才的皮卡车发动了,准备去给饲养员买菜,合作社平日花销本来就大,为了不影响集体入股资金周转使用,他时常自掏腰包,为合作社添砖加瓦,明知这单“生意”是亏本的,却还是执着的经营。“目前合作社已投入51万余元,养羊206只,养牛4头,养鸡200多只。”他介绍到。村民们看到合作社发展有了起色,都对李成才赞不绝口,“他很有能力,自己发展好了,还回来帮我们脱贫,对我们都很关照。”养殖合作社社员康树全激动的说。

对于养殖合作社的发展和规划,李成才有着自己的打算,“在现有的基础上新建300平米的牛舍,养牛100头;新建1000平方米的鱼池,发展冷水鱼养殖。”提及到下一步的发展,他总是信心满满,把乡亲们联合起来发展产业齐脱贫,以合作社的方式实现稳步增收,才是他选择返乡帮扶的最终目的。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