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报-今日榆林 时间:2016-06-24 17:10:37 阅读量:
烂尾楼,是指已办理用地、规划等手续,项目开工后,因无力继续投资建设或陷入债务纠纷,停工一年以上的地产项目。神木县中鸡镇政府烂尾大楼却与资金短缺无关,也许是“生不逢时”,这座投资上千万的神木县重点项目,如今已成为用之不得、弃之可惜的烫手山芋。
千万元大楼废弃
楼体老化垃圾遍地
6月份的陕蒙交界仍透着一丝凉意,灰蒙蒙的天空下,坐落于神木县中鸡镇政府大院内的烂尾大楼显得格外荒凉,楼内堆积的沙土砖块,楼外成堆的垃圾废品,都让这座在镇政府院内正对着政府大门的烂尾大楼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经过三年日晒风吹,大楼裸露的在外的混凝土已经风化,钢筋也开始生锈,尽管用围墙与镇政府院子隔开,但一进大门,这座半成品的大楼仍然非常显眼。
根据中鸡镇政府于2013年6月9日发出的招标公告显示,这座大楼名为“中鸡镇产业服务中心综合楼”,建筑面积5792.05平方米,地上五层框架结构,外挂花岗岩,内室铺地板砖,工程预算为1060.728万元。
“招标完成后,6月开始动工,动工不到三个月,省市两级的禁止新建政府大楼的文件下来,从此后便一直停工到现在。”中鸡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称。
记者查询得知,201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而作为当年神木县重点项目的中鸡镇产业服务中心综合楼的立项时间却在通知发出后。
镇政府办公条件紧张
眼望新楼住着漏雨房
烂尾大楼的旧址为一排办公用的窑洞,窑洞拆了,新大楼没有建好,偌大的镇政府大院里能办公的地方只剩大门两旁的平房,这直接导致了镇政府工作人员办公场所极度短缺。“现在我们的工作人员办公分三个地方,分别在镇政府院子、计生办和借用供销社的一块地方。”中鸡镇副镇长郭永峰指着自己办公室因漏雨而发黄的墙角说,这间房子起码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他和另一位副镇长挤在一间连两张桌子都不能平行放置的办公室里。
“没办法,办公地方有限,书记镇长都被‘挤’到计生办去办公了”。郭永峰说,今年来看,中鸡镇的经济状况是全神木县最好的,而办公环境绝对是最差的。
由于三个办公地点相隔较远,给群众办事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一些从村里来的群众往往要跑上几次才能找到办事人员。“不仅群众办事不方便,我们内部管理也极为不便,开个会都通知不齐。”中鸡镇一名负责人说。
时任书记:
“县上让盖的,也是县上让停的”
为了了解烂尾大楼的具体情况,记者采访了时任中鸡镇党委书记,现已调任神木石窑店矿业公司董事长的刘栓荣。
提起中鸡镇的烂尾政府大楼,刘栓荣表现得十分不耐烦,以自己已经调任以及时间太长为由推脱。一直重复“不清楚、忘记了、与我无关”。他说,“盖是县上让盖的,停是县上让停的,与我无关”。
据知情人透露,在最初叫停的一年里,正对政府大院大门的这栋烂尾楼成了全镇的禁忌,没有人敢问敢提。直到2014年6月新书记到任后,群众才开始公开表达对烂尾大楼的不满。一方面分散的镇政府办公地点给群众办事造成不便,更重要的是如此浪费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现任书记:
正在想办法解决
投资上千万的烂尾大楼将何去何从?现任中鸡镇党委书记白永清表示,自己上任以来,多次为此事奔波,但市县两级至今都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对于这个事,群众意见很大,开展日常工作也造成不便,我的想法是,先简单装修一下,改造成农民学校或者农民活动中心,先用起来。”白永清说,至于最终的解决方案,现在无法确定,正在想办法解决,还要等。
由于大楼整体并未完工,经过三年的风雨暴晒,裸露在外的建筑材料都已经老化,就算能再次使用,安全也是个问题。“现在立即恢复施工还能用,再过一两年肯定就用不成了,太可惜了。”镇政府院内的一位工作人员看着烂尾大楼很感慨。
“如果是政策不允许,为啥当初还要盖?这下可好,领导高升了,扔下这个半吊子大楼成了镇上一块久治不愈的伤疤。”提起这座烂尾楼,住在镇政府附近的刘大爷显得十分生气,无奈大楼离家太近,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这更让老人看着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