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时间:2016-05-26 15:01:14 阅读量:
西部网讯(通讯员 王秋伟)五月的宁强,美不胜收。放眼羌州大地,早已成为花的海洋、绿的天堂。
每逢节假日,沿西汉高速、108国道等驶入宁强的自驾游车流甚为壮观。到处蜂舞蝶绕,到处游人流连。青山绿水间,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煞是好看。
去年,该县把“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作为助推“三农”工作和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平台,大力实施“基础建设、环境治理、生态绿化、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典型示范”6大工程,全力打造“景美、业盛、人和、风新”的文明幸福新家园,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羌州大地到处呈现出“乡村净美民风淳、人心思进奔小康”的蓬勃景象。
美丽乡村展新颜
宽阔平整的通村公路,清澈见底的田间沟渠,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绿意盎然的村前屋后,青砖红瓦间孩子们爽朗的笑声……这一切,无不得益于该县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去年2月,省文明办全面启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以来,该县迅速行动,以农村民风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扎实开展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大力推行城乡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全面落实村组巷道、农户门前“一定三包”责任制,农村环境卫生持续改善。
随着蓝天、绿水、青山、宁静、洁净五大工程的一路实施,180万株绿化苗木拔地而起,与此同时,随着3.2万平方米彩砖铺设,8.9万平方米院场硬化,170公里道路修整,550盏路灯安装等“民心”工程的一路实施,该县城乡环境呈“喷井式”显著提升。
该县紧抓机遇,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补短和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开展“五清”、治理“五乱”4.8万户,拆除旧房1250间,拆除圈棚327间,清理整治河道470公里、沟渠240公里;新建公厕33座,垃圾处理场5个,垃圾池(房)590个,安置垃圾桶(箱)3400个,上岗保洁员357名,农村教育、卫生、养老、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日臻完善。
如今,步道连农家、民居一个色、垃圾集中收、美化进院落、污水不横流,已成为该县农村村居环境的新常态。
而这一切,显然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
文明新风沐乡野
一座城市的品味,决定于它的文明程度。
“靠着勤劳,奔向美好”、“积德行善,事事顺心”……在羌州大地,一幅幅色彩艳丽、图画精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牌随处可见,让过往群众无不感受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感。
该县以公益广告为平台,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专栏进机关、进社区,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示范点、“文明一条路”、“24字”进景区、“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建设。先后为汉源街道办、铁锁关镇、大安镇等学校各争取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9个,为镇文化站、中小学校、村级文化室发放“绿色电脑”105台,成功申报县天津高级中学、县天津医院、广坪镇八一中心小学3个单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置身于“典型在我身边”巡回宣讲现场,一段段动人故事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一个个感人的形象令人由衷赞叹……全年举办“百人千场”大宣讲等基层宣讲100余场次,组织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开设专题专栏,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干部理想信念、从政道德教育,提升干部自我修养,传递社会正能量,尊德守礼、诚信友善、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蔚然成风。
一批批头戴红帽的爱心志愿者,他们翻山越岭、走村入户,为贫困山区群众免费义诊,为那些需要帮助的父老乡亲送去钱粮衣物……一股股倡导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热潮,温暖着城乡群众的心。
围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该县深入开展“四新竞赛”和“五争五评”文明创建活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全国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单位标兵4个、文明单位8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10个、文明单位23个,县级文明单位标兵31个,文明单位111个,文明之花开遍宁强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