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部网 时间:2016-05-17 11:43:13 阅读量:
5月16日,网媒记者在腾龙陶瓷生产车间参观。
西部网讯(记者 李媛 鲁鹏飞)5月16日,初晴的韩城碧空如洗,韩城古城、党家村等旅游景区人头攒动,来自全国40多家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无不感叹这座古城的干净整洁。而就在多年之前,韩城还是一座能源型工业城市,污染十分严重,环境异常糟糕。
那么,在这些年里,韩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韩城实施“三年千亿元产业振兴计划”
2014年,韩城投入2.5亿元,从2015年至2017年,每年投全市GDP的1.5%,专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着力解决水处理及饮用水源保护,建设和完善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取缔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内煤层气开采的非法井场及设施等。
此外,计划单列后的韩城市还有一个梦想:全面升级改造传统工业,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市,把昔日的“煤城”建成“生态城”。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个“三年千亿元产业振兴计划”,计划用3年的时间,培育打造循环、高效、生态的新型工业体系。
“三年千亿元产业振兴计划”,将着手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新兴业态、构建新型工业体系。瞄准清洁能源这条路子,配套推出了推动能源转化的“百亿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工程”、发展精细煤化工的“百亿循环经济项目计划”、促进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百亿新型环保陶瓷产业园“,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百亿清洁能源产业“等重大产业规划。力争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左右,三年突破1200亿元。
引进先进技术将尾矿“变废为宝”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铁矿渣、粉煤灰、黄河淤泥、水渣等,曾经是韩城长期以来最头疼的“工业垃圾”,每年都会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处理它。
位于韩城市“百亿新型环保陶瓷产业园区”建设的首个样板企业和标杆企业腾龙陶瓷,总投资4.5亿元。在节能环保方面,该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对韩城当地煤矸石、粉煤灰、铁矿尾渣等固体废弃物进行提纯,使之成为生产建筑陶瓷胚体的重要原材料,变废为宝,在环保的同时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年多来,韩城围绕“三年千亿产业振兴计划”,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主动出击,内联外引,以企引企,最近,在2016丝博会暨第20届西洽会上,韩城市“三年千亿产业振兴计划”重点招商项目,激起众多中外客商的投资热情,当场成功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529.9亿元,其中引进资金355.6亿元,项目数量之多、结构之忧、涉及领域之广,创历届最好记录。
如今,已于今年1月投产的腾龙陶瓷,年产量3亿平方米,年产值达100亿元。投产后,腾龙陶瓷不仅解决了当地头疼的尾矿尾渣处理问题,还解决了当地800人的就业问题,提升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传统工业转型升级 10余个亿元循环经济项目“落户”韩城
韩城市年产焦炭1070万吨,生产焦炉煤气40亿立方米,其所含丰富的甲烷、氢、氮、一氧化碳等是生产LNG的必备原料。在第十八届西洽会上,陕西北强能源有限公司与上海宝钢集团达成合作意向,计划投资6.8亿元,利用海燕焦化富余的焦炉煤气,建设年产10万吨焦炉煤气制LNG项目。
韩城市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周昊说,在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韩城将采取“两老一新一延伸”的模式发展工业。“两老”是钢铁产业和煤化工产业,钢铁将向特种钢材进军,为下一步的装备制造业做好铺垫。煤化工产业方面,将打破传统的技术,实现煤的气化和液化,并向非金属材料方面发展甲醇等最基础的化工原料,为树脂类新型产业打基础,同时建设一个高端装备业特种材料基地,将非金属与特种金属相结合,向清洁能源迈进。
“一新”是大力发展水科技产业、中科复兴等新兴能源产业。“一延伸”是发展装备制造业,解决新能源氢、LNG、CNG的生产、储存以及水科技产业的水储装备。启动禹门口黄河水电站建设项目,以清洁能源促进传统能源转型。截至目前,10余个亿元循环经济项目成功“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