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头条-华商报 时间:2016-05-12 15:27:43 阅读量:
临渭区一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为搞绿化给村道栽种了国槐树。如今已两月却大多还未成活,村民称因多为无根树,华商记者走访发现属实。对此,村支书表示很委屈,并称他自费购树因忙碌有所大意,已联系苗木公司要求更换。
村民:栽植国槐却大多无
俩月后只有少数成活
今年3月,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大钟寨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给已经硬化的村道都栽上了树。其中,该村的第10和第11村民小组(即原瓦子店村,已并入大钟寨村)栽植的是国槐,但却有村民反映,至今这些国槐大多都没成活,因为是“无根树”。
5月10日,在大钟寨村第11村民小组通往双官路的村道两边,华商记者看到,路两侧每隔四五米就栽植有一棵国槐树苗,最小的树苗粗细和手指差不多,但大多数都没有树叶,有的树干已经明显发黄,甚至已经干枯。
该组一位村民说,这些树都是村上找人栽植的,主要是因为当时栽植的时候,树苗连须根都没有,就是一根“光木桩”。
华商记者随机挑选了5棵没有长出树叶的国槐,很容易便可将树苗连根拔起,这些没有成活的树苗,根部确实少有须根,甚至有的一棵树苗根部被用斧类削成了锲形,没有任何须根。
经粗略统计,该小组南北和东西两条方向的村道两边,共栽植了150棵国槐,其中长出树叶的只有30棵,这一路段栽植的国槐成活率只有20%。
该村多名村民均说,曾有人在3月底的村支部会议上提出此事,但未果。有村民认为“栽的树连根都没有,咋可能能成活?这样的树苗栽了又有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