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报 时间:2016-05-08 17:26:48 阅读量:
“救命啊、救命啊!”4月29日上午,铜川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这样报警,而报警人在喊完“救命”后就挂断了手机,回拨后再也无法打通。面对这一“惊险”警情,铜川市区两级公安据抽调刑警、巡警、派出所30多名警力,经过8小时查找,发现竟是一名12岁小学生的“恶作剧”。
报警喊“救命” 后
报警人关机联系不上
4月29日上午,铜川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报警,报警人在电话中急切地喊急切的喊“救命,救命”,当接警员询问人在哪里、出什么事时,对方只说了“我是黄堡的”便挂断了电话,而此后民警再联系对方,手机就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而这一情况引起了市局110指挥中心的高度重视,随即立即指派警力进行调查核实。
“派出所是上午10点10分接到市局110指挥中心这一警情指令的,接到警情后我们立即抽调警力走访核实。”6日上午,铜川市公安局王益分局黄堡派出所所长董军回忆,当天接到市局指令后,他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的手机联系,但对方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而针对报警人报警时所说的“我是黄堡的”信息,又安排所里4名民警,沿辖区内210国道和包茂高速两旁,以及附近村落展开走访调查,街道、车站人流密集处重点进行排查,直到中午12时许民警仍未发现有价值线索,所里也没接到相关报警信息。
而据董军讲,在安排一路民警上路进村走访调查时,另一路民警也通过通信部门追查手机机主信息,但经核实机主登记身份证号码是错的,根本不存在,无法进一步进行核实,而民警在此过程中也不断拨打该手机,大部分时间处于关机状态,有时候偶尔能打通却一直无人接听。
警方怀疑遭遇“重大”刑事案件
由于一直联系不上报警人,也无法核实警情真假,当天中午黄堡派出所将情况反馈给市局后,市局对这起报警高度重视,认为可能是一起重大刑事案件,随后调派了市局刑侦、技术以及分局巡警队民警,加上派出所警力共计30余人,全力在黄堡镇范围内走访调查,要求务必落实警情,确保报警群众人身安全。
而对此案情分析,董军称当时之所以这样这的分析,主要是由于报警人用的手机报警,不同于一般人报假警时常用公用电话的方式。其次,报警后手机时而开机、时而关机,查证手机登记身份信息也是假的,间接说明手机可能也有问题,“再加上联想到报警人报警时急促的话语,认为报警人很可能遭遇劫持或绑架,所以无论是市局还是分局,本着群众报警无小事原则,认为无论警情真假必须落实。”
而据了解,当天下午抽调的30多名的警力,分成几个小组在黄堡镇方圆十多平方公里内范围内进行查找,北至王益区桃园派出所辖区内的二道桥,南到耀州区王家砭派出所辖区的凤凰沟,东西沿210国道和包茂高速附近村落、厂区等开展密集走访调查,但始终没有查到任何消息。
8小时搜寻 证实警情
原来是为12岁小学生“恶作剧”
“一直到下午5点40分左右,30余名警力搜寻仍然没有结果,我就试着再次拨打了报警的手机,这一次竟然接通了。”董军回忆,当时手机接通后,一听对方竟是个小孩声音,他当时就愣住了,经过询问对方竟是黄堡小学一名六年级学生,对打电话报警一事,该学生王某称是上午下课时同学借用自己手机打的110,是同学之间闹着玩的。“当时我们还不放心,又问了其家长名字和住址,随后通过村委会联系到学生家长,通过家长最终证实孩子安全在家确实没事,才确认这就是一起‘恶作剧’,而此时距早上接警已经过了整整8个小时。”
经进一步了解,两名报假警的学生王某和张某系同班同学,年龄都才12岁,当天上午闹着玩时张某拿王某的手机拨打了110报了假警,而王某上课后就关掉了手机。“由于两人都是未成年人,都无法承担法律责任,4月30日上午民警赶到学校对两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对其家长进行了训诫,要求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教育。”董军称,下一步他们也计划在全校开展一次110报警普法教育课,对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将学生们做以讲解。
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拨打110
铜川市公安局王益分局110中心主任张栋表示,在针对未成年人自身安全保护以及普法教育上,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辖区民警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一职,每学期在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普法教育,一种是当地司法局(所)进校园开展司法宣传,“这些宣传除了教育学生遇到危险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外,同时也会普及什么情况下应当拨打110报警,以及如何正确拨打110报警。”张栋说,对成年人来说,报警的五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说清楚并不难,但对未成年人来说,由于受年龄限制,在遇到突发事件或人身伤害时,自身害怕无法表达清楚,所以我们在宣传讲解时,就引导未成年人在遭遇人身伤害报警时,尽量说清楚自己所处位置,如果不知道具体地址,要看周边有什么标志性建筑,告知民警以方便找寻,同时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尽量往人多跑寻求帮助。
未成年人报假警 监护人也会受处罚
据铜川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民警介绍,市局110指挥中心每天会接到上千起报警电话,但其中只有10%到20%为有效警情,其余的一部分不属于公安管理范围,一部分属于恶意骚扰和报假警,而110作为社会公共资源,恶意拨打110就占用了这宝贵的公共资源,给民警接警和出警造成很大工作量。 仅以4月29日当天出警成本讲,市区两级公安局先后出动了30名警力,4台巡逻车,用了8个多小时,这是可以看见的人力成本,这还不包括看不见的技术成本在里面,“主要是报假警不仅浪费了仅有警力资源,同时也打乱了各部门的工作安排,一些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被耽误后,就需要延后或者加班完成,给正常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董军表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恶意拨打110报假警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将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将对当事人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而对未成年人多次拨打110报假警进行取乐的,会责令其监护人进行教育、监管,留下不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