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时间:2016-04-22 15:18:53 阅读量:
面花俗称花馍,是澄城县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手工艺术,可追溯到汉朝初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展示出人类生死繁衍、代代相传的传统,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热爱。2009年,澄城面花被列入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时八节、婚丧祝寿需送面花
澄城面花借助针、梳、刀、剪等工具,靠捏、剪、修,缀成将面做出各种图案造型。据有关资料分析,民间面花是由古代图腾金石礼器演化的产物,最初面花是用来祭祀神庙、祭奠祖先的礼品。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面花从最初单一的祭品形式发展到现在的四时八节、婚丧嫁娶、生子庆寿的馈赠佳品。
祝寿的时候,一般都蒸两个寿桃。孩子满月一般亲戚拿一对大馄饨,娘家去拿一对花鸡或者“鱼变娃”的大花馍,还有小鸡、小鸟、小老虎等小花馍百十个。拜年的时候,晚辈给长辈拜年,拿一个约三斤灰面做成的包包馍。正月十五,大人给小孩送鹣(jiān)鹣馍。古历九月九,娘家给女儿送糕。八月十五,家家户户蒸蒸饼,做得像圆圆的月亮,一层一层叠起来,放上五香调料,既好看又好吃,在亲朋、邻里之间也相互馈赠。
丧葬的时候,一般亲戚只拿单色奠馍,而死者的娘家、女儿、外甥等要蒸一对直径长50厘米左右的大奠馍,上面插有各种花、鸟、虫、龙、凤、戏剧人物等五颜六色的面花(俗称插花馍),还有一个高近一尺的立虎或狮子和两个立鸡,共五个大馍。
“现在的人们婚丧祝寿、孩子满月和各种节日都要送花馍。”澄城面花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巧爱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也喜欢过节过事送花馍了,经常有外地人到她家来买面花,每年暑假都有大学生来她家学习参观。2010年,她还去上海世博会展示表演了面花及制作工艺,受到中外游客的好评。曾经有一对母女向她学习面花制作技术,现在已在国外开店卖面花,听她们反馈,外国人更喜欢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