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宜君县凝心抓好长城保护 聚力打造长城名片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时间:2016-04-12 11:11:10 阅读量:

铜川宜君县凝心抓好长城保护 聚力打造长城名片

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一行到宜君县检查文物保护工作。

铜川宜君县凝心抓好长城保护 聚力打造长城名片

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看望慰问基层文物保护员并合影。

西部网讯(通讯员 汤小民 田晓鹏)宜君县境内遗存战国魏长城遗址9594.5米,其中残存2993.5米,由6段城墙、9处烽火台、1处城址组成,距今2400余年。该县近年来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魏长城的规划编制、基础保护、导视标志等工作,这不仅保护了珍贵的长城遗产,也形成了新的县域文化旅游名片。日前,省政府在榆林市召开全省长城保护工作会议,传达国务院长城保护工作座谈会精神,通报安排全省长城保护工作,榆林市政府、省发改委作了发言,宜君县县长曹全虎代表宜君县政府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在工作中,该县在省市各级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凝心抓好长城保护,聚力打造长城名片,取得了明显成效。

形成一个共识 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遗失

面对长城保护的重大使命,县上四大班子形成了明确共识:保护长城遗产,推进经济转型,提升文化实力。县政府将长城保护列入年度重点任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利用多种平台引导动员,全县上下形成了爱我家园、护我长城的思想基础。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战国魏长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议事决策协调机制,完善部门项目捆绑措施,凝聚人力、财力、物力,形成了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中国长城学会、文物保护基金会在宜君县挂牌成立了魏长城研究基地和长城保护与研究中心,陕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学会长城专业委员会在宜君县挂牌成立。县政府也成立了“宜君战国魏长城文物管理所”,增加了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落实了12名长城文保员,建立了100多人的长城保护志愿者队伍,为长城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狠抓两个关键 将长城文化遗产作为地理名片用心呵护

紧扣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开展了“宜君战国魏长城保护万人签名”和长城保护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的“五进”活动。中央电视台《长城—中国故事》、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长城内外》及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对该县长城保护工作进行专题报道,有力提升了宜君战国魏长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狠抓投入,夯实基础。多方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长城的规划编制、基础保护、经费保障和宣传教育工作。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包装与争取工作,目前已有4个项目报国家文物局批复。2014年、2015年还与中省市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两届“宜君战国魏长城保护研讨会”,一度掀起了长城研究与保护的热潮。

突出三个重点 让陈列在大地上的长城遗产活起来

坚持规划先行。积极争取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了宜君战国魏长城保护规划,县上也把长城保护工作纳入 “十三五”总体规划,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谋划、同步推进。

加强基础保护。县财政先后拿出800万元,完成了烽火台遗址、墙体保护围栏和界桩、导视标识的制作安装,对重点范围实施了征地保护。完成了长城沿线地形图测绘,划定了长城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实行整体保护、分段管理、科学推进。

严格依法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监管单位,夯实监管责任,目标层层分解,任务项项砸实。同时,切实加大《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的执行力度,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举全县之力保护好这一世界奇观。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