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1-28 10:32:52 阅读量: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安康高新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富硒食品产业示范基地,标志全国唯一的富硒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在安康诞生,取得了“中国硒谷”名扬神州、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至此,安康国家高新区已经有了4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分别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安康高新区科技创业孵化中心)、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安康高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安康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和本次认定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管理,要求主体园区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上缴税收2亿元以上。自2009年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全国已公布示范基地7批,334个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通过认定,其中陕西13个,主要集中在西安、宝鸡。安康高新区2010年通过省级新型工业化(富硒食品)产业示范基地认定,得到了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的多次项目、资金支持。经过几年的长足发展,具备了申报国家示范基地的条件。经过经发局、陕西德祥咨询公司的共同努力,2015年5月编制完成了安康高新区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方案,6月顺利通过省工信厅专家评审,正式推荐上报工信部。申报材料上报后,管委会领导多次到工信部汇报、争取,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认为特色鲜明,表示积极支持。11月,工信部在北京召开专家评审会,在听了管委会领导的答辩、陈述后,专家组一致认为“有特色,有优势,有基础,有创新”,顺利通过评审,推荐工信部认定、公布。
硒是安康的特色、安康的名片,硒产业是安康的主导、骨干产业,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关于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富硒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定了《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等规划,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推进了富硒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示范基地以安康高新区为核心区、富硒资源集中的县区为扩展区,形成了以阳晨科技、硒源油脂、和平茶业、秦东魔芋为龙头的富硒食品产业集群。现有“规上”工业122户,工业产值233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富硒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强市支柱产业。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6户。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7个、51.4万亩,无公害富硒产品品牌68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产品2个。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岚皋魔芋等7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其中紫阳富硒茶与华为、娃哈哈等10大国内外知名品牌同获2015“年度魅力品牌”,成为陕西唯一入选获奖的全国知名品牌。几年来,安康高新区建立了一批科研创新机构,取得了一批专利技术,认证了一批高新技术、科技企业,特别是院地合作的中国(安康)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引领行业科技创新,研发新产品20个,制定标准22项,申报行业标准5类38项,为富硒产品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品牌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十三五”期间,富硒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构建起骨干产品品牌突出、龙头企业带动明显、服务体系健全的富硒食品产业集群,基地“四上”企业达到100户,产值超过10亿元的5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户以上,上市公司3户以上;创建10个知名品牌、制定30项标准、获得50项专利;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硒谷”名副其实。富硒食品产值年均增长20%左右,其中核心区年均增长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