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西部网 时间:2015-11-19 16:12:23 阅读量:

西部网讯(通讯员 杨明海 耿琳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被前所未有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澄城县深刻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强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澄城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树立法治保障、服务为民理念,建立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提供机制。一是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县、镇、村居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站点,方便群众及时获得法律帮助。二是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将法律服务向就业、就医、就学等民生领域延伸,不断满足群众的基本法律需求。三是适时调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和事项范围,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努力满足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的法律需求。四是推进村(社区)司法工作室和法律服务超市工作,将司法所工作延伸到基层,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树立依法治理、服务群众理念,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应当做到维权与维稳紧密结合、法治方式与群众工作有效对接。一是按照源头治理的要求,在人民调解中更加注重服务群众,更加注重依法调解。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加强人民调解专家库建设,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把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协调联动机制,增强整体功能。三是发挥法律专业人才优势,健全完善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参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调解、化解的长效机制,引导涉法涉诉信访群众更多地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树立全民普法守法理念,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机制。一是下大力气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坚持不懈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各项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坚持普法从娃娃抓起。二是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健全普法长效机制,充分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开展普法活动,深化“法律六进”活动,运用网络、微博等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法治宣传,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树立执法为民、服务为先理念,完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机制。一是依法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适应性帮扶,有效防止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二是做好新时期的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怀帮扶体系,努力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树立规范执法、保障人权理念,健全严格公正执法、依法诚信执业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一是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把教育改造罪犯作为中心任务,建立罪犯“无忧改造机制”、同心帮教基地,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二要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快网上办案平台建设,特别是要针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刑罚执行重点环节,制定完善统一严格的程序规定和标准,确保执法规范。三要严格依法执业办案,认真办好每一个律师辩护代理、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案件和事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和法律事务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