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修脚师”一年揽回六年的农民纯收入 将脱贫目标提前三年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8-16 18:25:20
阅读量:
作为劳动力资源和转移就业大县,紫阳每年有8万人外出创业,随着经济转型,用工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农村劳动力的更新换代,靠以前单一的就业转移模式已不能适应劳动力的结构性变化和市场用工需求。人往哪里去,路从何处来,钱又怎么挣?已成为该县决策者和人社主管部门新的重要思考。
近两年来,在对紫阳修脚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和修脚产业广泛调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和主导产业结构特点,把修脚足疗养生作为紫阳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富民强县的新兴产业主抓。并将修脚足疗等五大技能免费培训列入十大惠民工程之一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通过免费技术培训、优惠政策扶持、就业指导服务等大力培育修脚足疗新兴产业,县人社局充分发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政府公益效应和郑远元修脚的市场行业优势及诚信品牌效应倾情打造“紫阳修脚师”品牌,按照政府勉学费、食宿费、发放交通补贴“两免一补”,企业包到单位路费包吃包住稳就业稳收入“三包两稳”的优惠扶持政策,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投入500万元,通过订单免费培训3000余“紫阳修脚师”有2000多人走上就业岗位,月工资稳定在4000以上。年收入达5万元,第一批学员贺代兴现担任郑远元修脚福州片区经理,年薪超过40万元。从事修脚养生产业的每年脱贫8000人,超过紫阳年脱贫人数1.5万人的50%,按紫阳农民纯收入7794元,照此比例和速度,从事修脚养生产业的一年攒回6年的农民纯收入,并将紫阳2020年完成11.4万人脱贫目标任务提前三年到2018以前实现全面脱贫。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家;打造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的总目标。截止面前,该县从事修脚养足疗生行业的上万人,年创收5个亿,支掌起紫阳劳务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该县创业经济、农村经济、县域经济的一大亮点。几度成为共产党员网、中国就业网、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等几十家媒体关注的焦点!
以紫阳县高桥镇铁佛村为例,该村常年在外从事修脚足疗养生的达1300人,分别占全村外创业人员1500人和总劳动力1700的90%和80%。月平均工资在3500元以上,最高的每月可拿八千到一万元,每年年底从四面八方通过邮政汇款到高桥镇邮政储蓄和信用社排长队取、转、存款使业务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该村90多个40岁以上的光棍通过修脚养生产业找到了媳妇,50多名农村妇女通过为人修脚治病而自己头上的黄癣病(癞伤疤)也痊愈长出了青秀的发丝。全村928户村民有一半以上购买了小轿车,有200多户分别在高桥镇开发建房并在镇安置小区、紫阳县城和安康市购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00元在短短的两三分年内实现翻两番,分别超过紫阳县、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7794元、7932元的三倍和全国农民纯收入10489的1.4倍。该村通过修脚足疗养生行业存款在100万元以上的创业成功的“小老板”就有200户,1000万元的20户,过亿的2户,积累资金达6个亿,全村3561人人均积累资金超过16万元,成为修脚致富第一村。在该村从事修脚足疗养生产业的:揣着鼓鼓囊囊的大票子、开着舒舒服服的新车子、住上安安逸逸的洋房子、过上红红火火的小日子。成为远近闻名、令人羡慕的“铁佛现象”!
说到修脚创业的成功人士,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紫阳县高桥镇铁佛村土生土长郑远元,这个连初中都没有读满,14岁就外出打工的山里娃,从摆地摊起步,凭手中一把修脚刀从事修脚养生行业,经过几年的打拼,修(绣)出绚丽人生,一举成为“紫阳修脚第一刀”、“全国诚信企业家”和修脚养生行业的领军人物及业界精英并拥有遍布全国各地620多家修脚连锁店的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其员工超过5000多人,在他公司上班的还有17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并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2014年郑远元的公司毛收入达6个亿,积累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30多人。在他的带动下,紫阳在外务工的纷纷转行从事专业修脚足疗养生行业,人均年收入为5万元。其创业典型事迹占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幅版面而坐上《中国当代文学》的头把交椅成为县长、县人社局长的座上宾和家乡紫阳城乡劳动力修脚创业致富的领头羊!
撰稿:杨志贵,陕西省紫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