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就地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 村民:跟住城里一样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时间:2015-03-05 08:01:08 阅读量: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 记者 王晶 何超)长期以来,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不仅体现在户籍上,还表现在居住环境、就业机会,占有的教育、医疗资源的不同,因此,对于农村人来说,进城意味着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然而,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却也加剧了农村各项事业的滞后。如何改变城乡发展的不均衡,让农村人不离开自己的家园也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杨凌区利用区位优势和现代农业科技优势,一方面加大中小城镇建设,以就地城镇化改善农村居住坏境,同时,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

杨凌区就地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刘希艳今年30岁,是杨凌示范区五泉镇降中村人。见到刘希艳时,她正在收拾家里刚刚装修完的新房,准备再过几天,全家就搬到新房里住。

五泉镇降中村刘希艳:“搬上来,就是娃上学近,你想咱农村这条件,娃上学毕竟不方便。”

在同一个小区里,刘希艳的邻居王丽霞早在年初就搬入了新家,看到记者来访,她热情地拿出家里的影集,翻出以前的照片,向我们讲起了她家的变化。

五泉镇椒生村王丽霞:“这是以前的照片,以前一家10口人在一个屋子住着,我家四口我兄弟四口,还有两个老的,现在我搬出来了,比家里面好得多。”

新建成的小区隔壁就是学校,走几步就是医院,公园商场也都在附近,离家不远就有企业园区,以往,这似乎只能在城市里见到的情景,如今,在杨凌示范区五泉镇早已不稀罕了。其实早在2008年以前,整个杨凌区就开始面临着农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的问题,为此杨凌区出台规定,2008年以后,农村不再划拨新的庄基地,这也使得像王丽霞这种一家几代十口人共住一屋的住房困难户不断增加。2010年,杨凌示范区启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后,五泉镇被纳入重点示范镇建设,区上也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向镇上集中居住。随着安置房小区的建成,今年年初,五泉镇附近20多个村,830多户农村家庭拿到了新房的钥匙。

五泉镇椒生村王丽霞:“也没有想过能给咱把楼分来,住这边来,仅仅掏了6万来块钱就住过来,在屋里,6万连盖都盖不起来。”

一套110多平米的单元房,只需要不到六万块钱就可以入住,相对于农村的建房成本来说,这样的政策让农民进城落户变得很轻松。然而,农民从老家的平房搬上了镇上的楼房,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变成了城里人。家里的土地怎么办?生活来源又该靠什么?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丽霞的老家离镇上不到五公里,平时坐公交车10分钟就可以回去,家里的3亩地种了狝猴桃,即使农忙的时候,回家照看也很方便。而刘希艳则将家里的4亩地通过土地流转政策出租,每年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租金。此外,王丽霞和刘希燕都在镇上找到了工作,他们的丈夫也在镇上的企业里打工。两家每年靠着打工的收入大概有五万多元,对他们来说,除了老家还有几亩地,现在的他们已经彻底变成了城里人。

五泉镇降中村刘希艳:“出来以后,我和我老公在附近打工,一年收入下来五六万,城里人办的医疗保险什么的,这儿全部也都给我们办着,我感觉我状态差不多跟城里一样。”

目前,五泉镇已经引进了2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为进城的农民,每年提供大约3000个就业岗位,下一步,随着镇上的企业园区投入使用,将为在这里落户的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生活保障。

1 2 下一页 尾 页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