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问题抓整改建章立制促长效

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4-10-06 10:11:08 阅读量:

  本报讯(记者 崔晓怡)近日, 市委外宣办、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水平就该局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作新闻发布。
  教育实践活动中,市财政局紧扣全市工作大局,把教育实践活动与抓好财政收支、加强财政管理、落实惠民政策结合起来,围绕问题抓整改,建章立制促长效,实现了开展活动与财政工作相互促进。
  围绕解决收入质量和支出效益不高问题,建立现代财政管理机制,着力打造绩效财政。税收保障方面,制定了税收保障办法和税收协助工作实施意见,发挥各相关 部门税收协助作用,共享涉税信息,堵塞税收漏洞,实现税收应收尽收;在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方面,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 项目库管理等办法,解决专项资金管理分散、支出进度慢、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同时,开展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将今年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清理归并为64项, 减少34项,有限资金“撒胡椒面”情况得到扭转;在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方面,专门制定了《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从专项资金审批程序、绩效目 标管理、绩效运行管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对市级所有专项资金全面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通过实施专项 资金绩效评价,加强了财政资金监管,规范了项目支出管理,增强了部门单位绩效意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方面,建立了中小企业发展资 金股权投入管理机制,将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各类支持产业发展资金,变原来补助贴息方式为政府国有法人股权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目前, 此项工作已在6户企业进行试点;财政资金存放方面,全面实施了市级财政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改革,制定了《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改革考 核激励暂行办法》等相关办法,商业银行对我市贡献越大、财政资金存放越多的良性竞争机制初步形成,充分调动了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围绕解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建立惠民政策落实促进机制,着力打造民生财政。针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突出的政策不清、补贴资金“碎片化”和咨询投诉不 畅等问题,创新建立了“惠民政策一本清、补贴发放一卡通、群众投诉一拨灵、政策落实一比明”的“四个一”惠民政策落实促进机制。将分属十多个部门管理十大 类73项惠民政策整理汇编成《惠民补贴政策一本清》,在全市印发6万册,提高了惠民政策宣传知晓率;在全省率先将41项补贴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范 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一卡通”担保贷款业务,为群众发展生产搭建了新的融资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已发放惠民补贴卡145.1万张,今年通过“一卡 通”为全市广大城乡居民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5.3亿元,累计投放担保贷款5.5亿元,惠及2.2万户城乡居民;将群众对政策落实中的质疑、投诉纳入政府 “12345”服务热线受理范围,实现了群众投诉“一拨灵”;针对补贴发放中存在的应补未补、重复套补等不规范现象,正在探索建立一个惠民补贴管理网络信 息平台,主要对城乡养老保险、低保、城乡居民医保等一些惠民补贴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由各个管理机构对领取补贴人员信息、补贴发放等情况相互监督、相互 比对的信息平台,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目前,首先在培训领域建立了培训服务管理网络平台,将就业、创业、扶贫等12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纳入一个平台 监管,有效解决了职业培训中存在的重复培训和虚报培训人数等问题。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