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渭河正向我们走来
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4-09-29 09:38:20
阅读量:
渭河安澜是发展之基。自2011年渭河治理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前瞻部署,排除万难,举全市之力再塑渭河人水和谐美景。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渭河堤防加宽168公里,完成库区段南山支流堤防加宽53公里,段渭河和库区段南山支流规划堤防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滩区清障整理185平方公里,完成堤顶道路及景观绿化36公里,完成投资53.3亿元,实现了在全省率先开工、提前半年率先完成省上提出的“堤防建设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城区段北大堤加宽工程率先通过省级竣工验收“三个率先”。规划中,“放眼渭河,清澈的河水,蜿蜒的堤防,如茵的河岸,秀美的河道,宛如一条斑斓的丝带串起整个关中平原……”的美好愿景,如今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仲秋暖阳,普照东秦,行走在渭河城区段大堤上,宽广阔达的南北大堤遥相呼应,如龙似带伴随悠悠渭水伸向远方,为设防洪保澜的同时,天然合成一副肃静庄重的美景画卷。三年多来,每每到此,总有不一样的景象给人全新的感受,而那机器嗡嗡的轰鸣声、工人忙碌的身影、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始终回荡在耳边,浮现在眼前。
2011年,作为渭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开局之年,我市完成渭河堤防加宽36.35公里和南山支流堤防加宽8.6公里,完成滩区清障184.97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78906万元。新修建的渭河大堤在抗御50年一遇的渭河历史最高水位洪水中发挥了明显作用。
2012年,是渭河段综合整治最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在已经开工建设的渭河44公里及南山支流25公里堤防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昼夜施工,抢晴天战雨天,日均上劳达到2300多人,投入各类大型机械1000余台,累计完成土方850多万方,完成投资5亿多元。南大堤日均上劳1800多人,投入各类机械800多台,最大日上土强度达到27万方,累计完成土方536万方,完成投资2亿多元,委托质量抽样检测3971个,合格率达到93.1%,在主汛期前提前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任务。
2013年,渭河整治进入攻坚阶段,经过多方努力,我市渭河和库区段南山支流堤防建设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区段北大堤堤防加宽工程成为全省率先通过竣工验收的单项工程,实现了“两个率先”。
今年,堤顶道路和景观绿化建设稳步推进,在建的54.86公里中湭河入渭口3.75公里已完成沥青路面铺设,城区段南大堤25.86公里、段6.24公里路基工程已经完成,正在铺设沥青路面,19公里正在抓紧施工。城区段南岸滩面退耕植绿及水生态景观(试验段)工程土方、亲水园路、自行车道、各种管线和景观水面、景区绿化等主体工程已完成。
回眸过去,这是一份安澜渭河,造福百姓的成绩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们收回目光,走进过去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记忆。
这是一次期盼和担当的交融
2010年下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原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作出了“一定要把渭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未来3至5年、陕西将投入607亿元、投资106亿元全面整治渭河,将渭河改造成关中的安澜河、景观河和产业发展的集群地,实现至宝鸡的全线贯通。
这是一个令550多万人为之振奋的消息。为了抢夺这次历史上难得的治渭先机,我市对治渭工程从一开始就超前谋划,率先开工。2010年省政府决定实施渭河全线综合整治后,就及早动手,抽调的3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2011年春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抓紧开展土地征迁、招标、测量放线等工作,确保了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