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家的幸福秘诀

来源:宝鸡日报 时间:2014-07-24 10:28:25 阅读量:

    今年 5月 15日,第 21个国际家庭日,全国百个“最美家庭”揭晓。当日,我市金台区的张素作为陕西省获奖家庭代表在北京参加表彰大会。张素一家为何能够获得如此殊荣?他们一家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近日,记者走进这个“文明家庭”,倾听他们的幸福秘诀。

秘诀1   支持理解   21年坚守成就好军嫂

    45岁的张素是金台区人民法院十里铺法庭的副庭长。 1991年,她与军人王建华结婚。第二年 10月,王建华突然接到部队通知,工作岗位调整至甘肃酒泉。沉浸在甜蜜新婚中的张素虽然心中有一千个不愿意,可她还是送丈夫上了西去的火车。一年、两年,张素怎么也没想到,丈夫这一走,就是 21年! 
      
    早年,夫妻两人的沟通,全靠两三天一封的书信。张素回忆道,儿子会走路了、会说话了、上幼儿园了……这些孩子的成长经历,王建华都是通过书信才知道的。“每天张素都抱着儿子王庚去信箱找‘爸爸’,所以他小的时候,一直以为‘信’就是爸爸。”邻居王奶奶笑着说。

    后来,电话代替了书信,多年来,夫妻两人坚持每天一通电话,互报平安,张素至今还保留着那些年用过的电话IC卡,摞起来足足有半尺高。

    就这样,远距离的平静生活继续伴随着这个军人家庭,可谁也没想到,这种平静却被 2003年 5月 31日的一场意外打破……

    6月 1日下午,她正陪儿子在楼下玩耍,手机突然响起:王建华出了严重的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听到这,张素整个人蒙了。数秒之后,她拉着孩子飞奔回家,收拾好行李,坐当晚的火车,直奔酒泉。

    忍着泪水,她努力控制着自己颤抖的身体来到丈夫的病房。此时,仍处于昏迷状态的王建华情况并不乐观,张素拜托医生全力救治,终于,王建华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010年,张素被陕西省军区评为“贤内助”。

    去年 10月 16日,王建华离开部队回到家乡。就在这天,张素悄悄地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21年来牵牵挂挂的日子结束了,那些所有着急无助的日子都一去不复返了,从今以后,一切都归于正常,我要认真地过平淡而慵懒的生活……”短短几十个字,在这个坚强的军嫂心中埋藏了 21年,是她对这 21年的坚持、理解和委屈情绪的宣泄。 21年,这一家人仅在宝鸡过了 4个春节。 21年,丈夫陪在张素身边最长的时间就是她坐月子时的一个月。说到家庭,王建华充满歉意,可 21年来,张素对丈夫从没有过抱怨。

    从恋人到夫妻,从爱情到亲情,这对普通的军人夫妻用行动践行着相濡以沫的誓言。也许,那一句“不计较付出”就是他们爱情保鲜的秘诀。

秘诀2    相互扶持   把爱写进平淡生活

    人们常说,美好的生活需要用心经营。婆婆家远在青海,丈夫又在甘肃工作,经营这个大家庭只有靠张素和娘家父母。
“十几年来,我的父母从没出过远门。”张素说,儿子王庚是二老的掌上明珠,从穿衣吃饭、到教育学习,他们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高烧 3天,张素 70岁的老母亲整宿守在病床旁。无论刮风下雨,外公一定会按时接送外孙上下学。

    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年龄增长,每次去部队探亲成了让她为难的事情。因为一家人在宝鸡再无亲戚,每次探亲前,张素一方面想尽快见到久别的爱人,一方面又放心不下家中老人。于是,每次临走前,她都会将父母托付给要好
的朋友或邻居,还要储备足够的食物及生活用品,才能放心踏上去部队的火车。然而,她的探亲假期还没过半,就又匆匆赶回宝鸡。

    记者问张素,你觉得生活难吗?她说:“难,又不难。因为,每一个困难都是突如其来的,自家人一起忍耐,相互扶持,相互照顾,忍着、忍着,困难就‘耐’过去了。”

    可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年逾八旬的父母身体也大不如前。现在,每天下午下班后,张素都会赶回家做好饭菜专门给二老送去。

    说到对父母的孝敬,张素频频摇头,说:“将心比心,我为他们做的,和他们为我这个小家庭的付出相比,太微不足道了。”虽然家庭琐事无数,可这一家人却从来不抱怨、不相互指责。

秘诀3   言传身教优秀品质代代相传

    其实,张素一家能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并不偶然。早在1982年,张素的母亲及婆婆一家就因为相处融洽,而被评为“全市五好文明家庭”。好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地发展和延续。而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在这个文明家庭,他们把孩子王庚的教育视为头等大事。虽然张素夫妻分居两地,可爸爸每天都会通过电话、短信给儿子鼓励和教育。妈妈则会认真挑选好的书籍辅导他的数学和英语。

    王庚1岁8个月大的时候,管理专业毕业的张素却想改行做一名法官。于是她报了夜大,自学法律知识,一边照顾幼子,一边熬夜学习。在进入金台法院后,认真、努力、严谨的工作态度,让她成为院里的工作能手。每年经她审结的案件,超过百件,平均每三天就办结一起案件。孩子上了初中,张素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完成工作,晚上,她就把案宗带回家加班写判决书,曾经多少个夜晚,她和儿子两人都开着小台灯,妈妈在这边研究卷宗、儿子在那边做功课。耳濡目染,从小家人积极的生活状态影响着王庚,所以他从小就听话、懂事,是亲戚朋友眼中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孩子。2011年高考,王庚以687分的好成绩考入上海交大。亲戚朋友们都说,这一家的好品质代代相传。
 
   “他们一家就是我们身边的正能量,从他们身上我们学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之道,学到了积极努力地面对生活。”说起张素一家,朋友白明锳和岳堒这样评价。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