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党员结对扶残送温暖澄城村村有了便民服务员

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4-07-16 08:24:07 阅读量:

  (记者 张 武 通讯员 马继军 鲁 健)为加快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步伐,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近日,县实施为期3年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活动——千名党员结对扶残温暖同行工程。
  “千名党员结对扶残温暖同行工程”是县委组织部和县残联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积极践行群众路线而共同实施的一项利民工程。全县684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和353名村党支部书记与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有劳动能力且自强自立、愿意通过努力和辛勤劳动,积极改变家庭生活状况的1037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结成帮扶对子,采取扶助模式,通过制订计划、调查摸底、审批建档、结对帮扶、落实措施等五个步骤,做好“四帮助”,即帮助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实行应保尽保;帮助符合条件的成员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帮助家庭成员实现基本住房保障;帮助残疾人掌握1—2门致富实用技术,从事相对稳定的生产发展项目,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为推进结对扶残工作顺利开展,他们建立定期回访、联席会议和定期通报等三项制度,定期回访帮扶户,了解帮扶对象结对党员的帮扶情况,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帮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工作措施,对工作进度快、效果好的及时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力、效果欠佳的帮助查找原因、增添措施。
  (记者 冯战武 通讯员 张颢中)“镇包村、系民生,为民代办暖民心,民有事、找干部,帮办完成送到手。”这是群众对县开展“百名乡镇干部包村帮办便民事务”活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概括。
  该县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针对基层群众提出的“到机关办事找不着门、进门认不得人,不了解政策和办事流程,办事存在多头跑、重复跑”的问题,在全县10个镇探索开展“百名乡镇干部包村帮办便民事务活动”,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服务,真正让群众“少进一次城、少跑一家门、少找一个人”,搭建了全天候便民服务的“连心桥”,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切实做好为民服务帮办工作,该县坚持畅通群众办事渠道,在各村村务公开栏和镇便民服务中心公开服务代理事项范围、办事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帮办干部姓名及手机号、服务承诺、县纪委纠风办监督电话等,方便群众了解政策,畅通群众办事渠道,接受群众监督。把服务事项、业务办理程序、时限、资料要求等内容编印成册,免费发放给群众,保障群众对服务的知情权,切实做到了服务公开、透明。同时,县、镇纪委随时对包村干部进行监督检查,对在工作中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或无正当理由超出承诺时限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驻村干部责任。公开帮办流程,以镇包村干部“上门导办、电话约办、全程包办”为路径,将涉及群众办事的镇便民服务中心、县党政服务中心的26类服务窗口197个服务事项,由266名帮办干部代为办理。
  活动开展以来,全县266名帮办干部共发放帮办联系卡9万余张,10个镇帮办干部累计为群众受理服务事项320余件(次),办结285件(次)。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