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农民彭来定带病照顾养母记事

来源:宝鸡日报 时间:2014-07-02 12:49:03 阅读量:

近日,在千河两岸、千岭上下,一位63岁的农民因为知恩图报、孝心侍老,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并被大家赞扬着、传颂着……

这位农民名叫彭来定,千阳县水沟镇水沟村四组人,虽已年过花甲,并患有脑梗死、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但他多年来一直拖着病体悉心照顾 90岁高龄的养母。 6月 30日,记者来到位于千河北岸的彭来定家。

“咱是抱下的,不能让人说咱不行”

这是一户普通的农家小院,南边两间彭来定伺候养母住,北边三间彭来定的妻子和小孙子住。

记者来到时,彭来定正在院子里收拾麦草,他中等个子,头发花白,身材有点消瘦,背微驼,话语不多,但每说一句话都能在地上砸一个坑。“咱是抱下的,不能让人说咱不行。”彭来定原本也姓彭,与养母家同村同组同姓,由于养父母唯一的孩子在小时候就夭折了,彭来定一岁半的时候过继给养父母,继父在 30年前去世。彭来定的老伴也是本村人,他们的三个儿女都已成家立业。

彭来定的养母坐在炕上,满头白发,衣着整洁,由于年事已高眼睛看不见了,吃喝拉撒睡全都由彭来定照顾。虽然是土屋,却被彭来定打扫得干干净净,地光溜溜得能照出人影来。对着屋门的炕养母睡,彭来定睡在里面的炕上。“来定对我好,高兴。”提起彭来定,老人家思路清晰起来,直说:“我没白养,没白养……孝顺……”在彭来定的影响下,他的三个孩子也都很孝顺奶奶,只要回家都给奶奶带好吃的、新衣服。奶奶爱吃牛肉,大孙女在县城工作,每次回来都给奶奶带回煮得烂熟的牛肉,切成片后送到奶奶手里让她吃。

提起孝敬老人,彭来定觉得亏欠养母:“地里有活时,就照顾得不周到,咱在农村条件也一般化,我娘跟着我受罪了。”他说自己虽然是抱养的,但是从小就和亲生母亲的感情很好,他对养母要比亲生母亲更好才行,要不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养母的养育之恩。

“小时候娘给我擦屁股,现在我应该伺候她”

“来定,来定……”“哎,来了,娘。”正在院里干活的彭来定听到养母叫自己,赶紧放下手中的农具,口里答应着小跑到养母炕前,问:“娘,啥事,喝水不?”养母回答:“没事。”“没事叫我干啥?“彭来定笑着问。“叫我儿呢,叫我儿呢,心急的,看你到哪去了。”

彭来定说,养母以前还能独自走动走动,十三年前她不小心把胯骨摔坏了,从那时起就不能下地活动了,只能在炕上坐着或者躺着。春秋天室外不冷不热,他就在房前的平台上铺好被褥,天天把养母背到上面让她透透气。养母的眼睛也慢慢不行了,逐渐看不清楚东西,偶尔还从炕上掉下来摔伤。彭来定觉得自己不能再离开养母身边了,她毕竟年纪大了,从十二年前开始,他就搬到养母的屋里昼夜伺候。

养母大小便全在炕上,彭来定接屎倒尿。养母经常是一阵糊涂一阵清醒,有时把大小便弄得自己身上和炕上都是,彭来定就耐心地把脏衣服一件一件换下来,把炕上擦拭干净,再把衣服洗干净晾干备用。为了让养母穿得干净舒适,仅单衣他就给养母准备了 10套,这样方便换洗。养母有半夜醒来吃饼干的习惯,彭来定就把饼干放到自己身边,只要养母一叫马上就给送过去。“不管白天黑夜她不停叫我,你问她啥事,她说没事,这十几年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彭来定说,养母上了年纪,又看不见,只要过一会听不到他的声音,她就叫,明知道叫他没有事,但他每次都甜甜地答应,让养母感觉到儿子就在她身边。白天叫得少一些,尤其是晚上,一夜要叫一二十次。一次,一个邻居来串门时,看到彭来定正给养母擦屁股,就和他开玩笑,彭来定满不在乎地说:“小时候娘给我擦屁股,现在她老了,该轮到我伺候她了。”

挂着吊瓶伺候养母

养母需要照料,可已年过六旬的彭来定身体也不好,前几年上有老人,下有三个上学的孩子,养活一家人的重担全在夫妻俩身上,彭来定起早贪黑,一边在附近的村子打工挣钱,一边干地里的农活,晚上还要照顾老人,由于过度劳累,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和脑梗死。去年八月,病情加剧,腰疼得直不起身来,他还在县医院住了半个月的院。

自己住院看病不要紧,这可急坏了炕上的养母,她听不到儿子的声音,知道儿子不在身边,就不停叫着“来定、来定”。医院里,躺在病床上的彭来定好像听到了家里养母的呼唤,几次要停止治疗,回家照看,在医生和儿女们的劝阻下,才勉强同意白天在医院治疗,晚上回去伺候养母。就这样,虽说彭来定住了半个月的院,其实也就在医院住了一个晚上。

彭来定出院后,医生叮嘱还要继续输液来巩固前期的治疗效果。为了照料养母,彭来定央求卫生室医生,给自己扎上针后,自己拿回家去输,这样就能守在母亲身边,有什么事就能照料上了。于是,彭来定把吊针瓶挂在养母的炕头,自己一边输着液,一边在养母身边照料。“一天就要给老娘换洗四五次衣服,老人经常尿炕,为了不让土炕潮湿,一年到头都要烧,真不容易。”彭来定的邻居王菊菊说,别说是养子,就是亲生儿子也不一定能比彭来定孝顺。

儿媳就像亲闺女

彭来定的老伴赵朝霞今年 61岁,身材瘦小,但很精干,和人说话总是笑盈盈的,对自己的丈夫伺候养母非常支持。“他是她儿哩么,应该的,谁老了都要人照应。”赵朝霞说,她与婆婆在一个村长大,对婆婆的性格非常了解,婆婆给她发脾气她从来不计较,也不顶嘴,婆婆说啥她就听啥,相处得很融洽。婆婆上了年纪下不了炕后,起初都由赵朝霞来伺候。可是慢慢地婆婆神志时好时坏,一会也离不开她儿子彭来定,儿子不在身边就不停叫。“干脆让彭来定不再出远门,在家照顾老母亲,外边的事我慢慢去办。”

此后,彭来定为了照顾好养母就待在了家里,给养母洗衣做饭、接屎倒尿、坐在炕沿陪养母说话……赵朝霞说,不是她伺候得不好,是老人想让儿子在身边。农忙时,彭来定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一干稍微重一点的活腰就疼,大部分都是赵朝霞来干。一家人的生活要继续下去,在土里刨不出几个钱来。农闲时,赵朝霞就外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

前年的一天,彭来定有急事到县城女儿家去了,养母摔下炕来,头上鲜血直流,赵朝霞赶紧打急救电话叫救护车把婆婆送到县医院检查,好在并无大碍,只是皮外伤。

 “如果说我孝顺,还不如说我老伴孝顺,全靠她支持,不然我也没这个精力。”彭来定说,生母、养母都对自己有养育恩,理应报答,作为儿子儿媳,就该尽孝。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