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 务实高效

来源:渭南日报 时间:2014-06-17 08:05:13 阅读量:

  简政放权!继续简政放权!

  回顾过去两年,简政放权的声音,余音绕耳,连绵不绝。

  简政放权,一字千钧。这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充分体现的是市委、市政府决策层义无反顾、一抓到底的决心,是坚决把“硬骨头”啃下去的勇气。

  政府转型离不开简政放权,行政审批改革是突破口。在当前渭南奋力打造陕西东大门,着力发展关天经济区、积极融入晋陕豫地区合作经济圈的关键时期,加快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行政审批服务效率与之息息相关。它既关系着项目落地,也关系着投资环境的改善。从2012年起,我市先后开展的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的是程序,提高的是效率,释放的是活力。

  权力放下去

  最近,城区的阅报栏前,总会有许多市民关注着《渭南日报》上公布的各个行政机关履行的权力、权力依据、承办人、电话、办理工作时限以及局长承诺等详细的行政审批清单。对于要办事的市民来说阳光行政、一目了然。随着渭南市级行政部门晒“权力清单”,简政放权这个“热词”已与渭南市民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简政放权所释放的改革红利也日益明显。

  驾照考试,原来各县市的考生必须到渭南考试,而现在只要在所在地交警大队考试合格就可以拿到驾驶执照,这一项按以往每个人来渭南花费300元计算,每年可为老百姓节省费用2000多万元。

  新车上牌权力的下放也无形中促进着相关部门作风的转变。为配合这一工作,2013年6月,渭南国税部门也将车辆购置税权限下放到区县一级。

  自2012年5月起,我市率先在西部省份启动简政放权的“破冰之旅”,一大批涉及民生服务、经济管理、行政许可的权力被下放或取消。凡是县级、开发区能自主决定、自行审批的权限,市级能放尽量放;把社会能自主解决、市场机制能自行调节、行业组织能自律解决的事项转移给社会组织。给权力做“减法”,换来的是群众满意度和政府服务效率的“加法”。

  “在休息处看报纸2个小时,营业执照就拿到手了。”市民王先生详细咨询后,备齐材料,4月21日,在渭南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填写好资料,很快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自室内装饰设计施工丁级资质的丁级审核、发放权由市工信局下放给市装饰协会后,协会不仅有专业的人员把关,而且办公时间非常灵活,不分节假日和上下班。企业只要一个电话,装饰协会人员就全力服务。企业普遍反映有了“娘家”。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