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综述

来源:宝鸡日报 时间:2014-06-15 17:58:54 阅读量:

    “思之深,则行之远。”大讨论活动,让陈仓区上下凝聚共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启了打造转型跨越发展升级版的新征程。

    观念的嬗变激发出巨大的发展潜能。大讨论活动为陈仓区项目建设奠定了发展根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了快速前进的动能。今年一季度统计结果显示,该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4.2个百分点,科技工业园区及镇街工业园区完成产值 58.31亿元,同比增长 22.9%;全区 128个重点项目开工 114个,完成投资 12.5亿元,占计划的 26.3%;21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找问题  聚焦转型升级

    陈仓区委下发的《关于在区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中有这样一段话:“紧盯问题、深入讨论、精准施策,集中查找和研究解决转型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领导班子、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主要问题,做到什么问题突出就下功夫研究解决什么问题,什么地方薄弱就在什么地方着力。”

    今年,结合大讨论活动,陈仓区运用网络在线,通过电视百姓问政、政务微博微信、陈仓政府网信息平台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目前,区级四大班子共征集意见建议 1012条,经归纳梳理形成初步意见 394条,其中“四风”方面的问题 105个,改革发展意见建议 289条。

    区委书记贺向东说,陈仓区曾连续三年蝉联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佳县,但在发展进程中,社会矛盾和瓶颈制约因素增多、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动力不足。特别是一些干部精神萎靡,干劲不足,作风官僚,办事拖沓,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严重。

    讨论中,全区党员干部谈认识、讲思路、谋发展、提措施,不仅开拓了思维,也打开了解放思想之门。大家认为,近年来,陈仓区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提速度、稳增长成为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任务更加艰巨,破除体制机制制约成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干部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要求,提高执行力成为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项目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要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扫清项目建设的“拦路虎”。

    位于阳平镇的陕西大工纸包装有限公司是陈仓区 2013年引进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去年 7月份投产,年产值 1.5亿元,企业发展前景好,但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进厂道路需要拓宽改造。为帮助企业及时解决这一难题,今年 3月,区委常委、副区长惠军岐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企业调研,听取各方对厂前道路改造的意见建议,并现场办公,要求阳平镇、区国土分局相互配合,在 4月 15日前完成征地工作, 5月底前完成路基铺设, 6月底完成砂石路铺设,全力为企业发展服务。

    结合大讨论活动,区委、区政府诚恳征求企业家对投资环境、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意见。同时,还安排部署了投资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从严从快打击在重点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让客商放心投资、企业静心经营、项目安心建设。  

抓发展   围绕难题突破

    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怎么办?陈仓区坚持从活动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主题,强化边议边改,从具体事抓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去年 5月以来,陈仓区千渭街道办事处水莲寨村群众,时不时给区住建局打电话,他们不为别的,就是为能尽快解决通村道路边的臭水渠散发臭味的问题。水莲寨村通村道路边的臭水渠一直是群众的心病,但由于资金紧张,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今年,区住建局结合大讨论活动,千方百计想办法,将水莲寨村臭水渠加盖项目与辖区多条道路修缮及 1个供水项目“打包”,申请省发改委的“世界银行陕西省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项目”支持。今年 3月,该项目通过第四轮评估,将从世界银行获得 1.2亿元的资金支持,项目预计 8月开工建设。

    谢周录是周原镇张谢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他没想到自己说的话,能为村里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今年 4月,区上领导到张谢村征求意见时,谢周录直言不讳地反映了村里人畜饮水不足、灌溉渠道不连贯、地高渠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包抓领导当即电话协调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提出了整改措施和时限,决定在村北打一口井,满足群众吃水及灌溉农田的需要。

    在大讨论活动中,一批长期以来制约发展,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难事得到解决。目前,已落实群众意见建议、为民办实事 265件。

解民困   做群众贴心人

“开着四轮转,隔着玻璃看”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作风问题。 4月 21日,陈仓区将 179辆公务自行车配发给全区地势相对平坦的 7个镇街,并发文规定:各镇街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带头骑车下村或下社区,除紧急情况外,镇街干部下村或下社区一般不再派公车。广大干部坚持骑车访农户、听民声,深入一线接地气,让群众“看得见、喊得应、追得上,有困难能及时得到解决”。

    在大讨论活动中,陈仓区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中,倾听群众最真实、最朴实的意见建议,并且立行立改。党员干部的沉底换位,换来群众的热辣直言,纵向比不足,横向找差距,打开“话匣子”,掏出“心窝子”,谈思路、寻“短板”、谋发展。

    针对收集的主要问题,陈仓区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政策。围绕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对教育培训的普遍要求与个性需求,设计出包含党员教育管理、创业就业培训、新型养老保险、农村低保政策、种植养殖、干杂果实用技术等 40多项课程的培训“菜单”,供培训对象自主选择培训课程,以满足个性化和差别化需要。并根据群众需要,组织专家深入到 14个镇街 20多个村,围绕春耕生产,小麦、油菜、蔬菜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免费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区劳动就业局还启动了“ 2014年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班”,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分赴镇村为广大群众讲授大棚蔬菜种植、管理、日光温室土壤改良等内容丰富的农业专业知识。“只有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沙红梅说。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