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构筑“连心桥”:推进学前教育 多举促进就业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14-05-14 15:57:19 阅读量:

西部网讯(通讯员 陈海燕)近年来,市王益区坚持“把责任带下去,把形象树起来;把服务带下去,把民心聚起来”原则,把民生工程建设作为连心工程,了解基层之苦、基层之需,把群众关切作为解决问题的“风向标”,一件件落到实处。全区基本实现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覆盖,群众住房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就业保持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公立医院改革 药品“零差率”销售

“国家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我住院看病节约了一部分花费,多少减轻了药费负担,国家政策就是好。”家住王益区黄堡镇李家沟四组47岁村民陈粉玲手拿药品费用详单激动地说。

4月25日,她因高血压、糖尿病,在黄堡镇中心卫生院住院,5月8日出院。住院期间共花费1103元,其中药品费用599.02元。合疗报销了857.81元,个人自负245.31元。通过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费用节省了近90元。

如今,在王益区各大医院前来看病就诊的患者中随处可听到,“你知道国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我们交的药品费用少了吗?”这样的话语已成为患者热议的话题。

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解决近千名幼儿入托难

“区上和幼儿园没有嫌弃我家这个‘特殊’的娃,看到自己娃能跟其他娃一样去幼儿园上学、接受教育,我真高兴。”家住屽村二队的梁建民用颤抖地声音告诉记者。

每每说起儿子梁启明,父亲梁建民就满眼泪水。今年5岁的梁启明,在几年前,家人发现孩子智力方面与其他孩子有差异,经检查,确诊为智商低下。5岁的梁启明已经该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但是梁启明还在吃饭、睡觉、如厕等方面需要专人特别照看。之前,家人也把梁启明送到多家民办幼儿园就读,但孩子的这种情况并不好照看,最后都被退园了。去年,当孩子被送到屽村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毅然接收了梁启明,班里的老师和保育园给予梁启明的爱更多一点,从没有怨言。

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以来,王益区解决了近1073名幼儿教育入托难问题。学前儿童入学率、小学、初中毕业升学率、高中毕业率等教育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2012年“教育创强”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改造等,新改建教育教学用房36所学校,面积27943平方米。营养餐计划覆盖全区,对325名贫困大学生实施救助,发放救助金106.4万元,为2815人办理了助学贷款,发放贷款1677.92万元。实行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减免了城乡学生的学杂费。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