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鸡日报 时间:2014-04-25 15:48:31 阅读量:
苏欣仪,一个阳光、聪慧的女孩,是凤县双石铺中学初三七班的团支部书记。在长辈眼里,她孝敬父母,是一个温润知礼的好孩子;在同学印象中,她是一个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好学生;在校外,她是个诚实守信、热心公益的好少年。前不久,她被评为宝鸡市首届美德少年。
4月 14日,记者在凤县双石铺中学初三七班见到了 14岁的苏欣仪。阳光、开朗的苏欣仪谈起自己做过的事情,轻描淡写地说:“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很快乐。”
爱心缘于感动她有一颗真诚的心
汶川地震那一年,苏欣仪 8岁,当她从电视上看到灾区有些小朋友失去了家人,坐在废墟上无助地哭泣时,她也哭得稀里哗啦,拿着自己的存钱罐,背着家人跑到县城的募捐点,把积攒的 100多元钱全部投进了捐款箱,周围的人看到一个小女孩出手这么“大方”,都纷纷称赞。苏欣仪的妈妈毛俊芳说:“这孩子从小就不乱花钱,经常把我们给的零花钱存进存钱罐。后来我们知道她把‘小金库’都捐献给灾区后,我和她爸爸心里非常欣慰,觉得她一下子长大了。”
从此,她一有空闲就和小伙伴们帮助环卫工清扫社区街道的垃圾,清除野广告,每次弄得一身污渍回家,但她脸上永远保持着纯真的笑容。
爱心温暖他人她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2011年 9月,苏欣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凤县双石铺中学,进校后以出色的表现被选为班里的团支部书记。随后,她便萌生了一个想法——组建一个班级“学雷锋小组”,让大家一起来帮助更多的人。这个想法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同,大家踊跃报名。“学雷锋小组”很快成立了。但该去哪里,又该帮助什么人呢?这群热心的孩子迷茫了。这时,苏欣仪想起爸爸曾带她去过的凤县福利院,那里的孤寡老人平时比较寂寞。大家商量后,决定去福利院陪孤寡老人说说话,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2011年 11月的一天,全班 57名同学一同来到了凤县福利院。大家争先恐后为老人们洗衣、扫地,苏欣仪还带头给老人们洗头。之后,孩子们还给老人们读报纸、朗诵诗歌,表演自编的节目。直到现在,苏欣仪还坚持带领大家每月去福利院义务劳动。
在同学心目中,苏欣仪是大家公认的学习榜样。班上有同学生病落下课了,她主动去帮助其补习;谁笔芯没油了,她会用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买上好多支放在教室方便同学们用;离家远的同学缺少换洗衣服时,她会拿出自己的衣服给同学穿。
爱心一如既往她用行动诠释“我爱家乡”
班主任杨金会告诉记者,苏欣仪是一个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2012年“五一”假期,苏欣仪和家人在县城逛街,看到一些人戴着小红帽,在路边给游客分发宣传单,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凤县旅游志愿者。苏欣仪想,自己也是凤县人,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对这里的大街小巷、山山水水都非常熟悉,可以像他们一样当个志愿者。随后,她便报名参加了旅游志愿者,一到周末,就去路上给游客分发旅游宣传资料,还热情地给游客引路,介绍景点,提供科学的游玩路线。有一次,一个外地游客来凤县旅游时不慎和家人走散了。苏欣仪上前询问情况后,叫来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制作了寻人牌,举着牌子在县城找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将游客的家人找到。当外地游客一家团聚时,游客拿出礼物要送给她,被她婉言谢绝了。苏欣仪说:“我们是凤县旅游志愿者,您能喜欢我们凤县,以后常来,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
进入初三后,学习越来越紧张,但苏欣仪参加公益活动的脚步没有停。面对记者,苏欣仪说:“学习固然重要,但我觉得学习的真正意义是让自己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