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添光彩

来源:宝鸡日报 时间:2014-04-22 17:54:05 阅读量:

    4月 16日,市区峪泉新村。市慈善总会的志愿者来到务工女孩赵彩云的租住房,给她送去了 5000元善款,救济这位受伤的外来打工妹。

    前不久的一个星期日,我市“为老爱心志愿者在行动”慈善分会的 20多人,自驾车辆,载着生活用品到西山地区,访贫问苦,把温暖送给困难户。

    类似这样的慈善行动,几乎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据了解,宝鸡现在共有 2.5万名慈善志愿者,遍及 12个县区。市慈善总会有 23个直属志愿者分会,全市 162个社区都建立了慈善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已成为文明城市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做“三无”老人的好儿女——让空巢老人有饭吃

    在渭滨区桑园铺社区,去年开业的一家“爱心食堂”一直红红火火,社区 120多名空巢老人在此快乐就餐,这是社区慈善志愿者服务队的功劳。据服务队队长张建峰介绍,这 120多名老人没有退休工资,没有收入,全靠子女赡养,是我市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的社区。前几年,曾发生过因儿子不在家,老人趴在窗口向路人要饭吃的事情。随后,社区成立了慈善志愿者服务队,想办法筹集资金,创办了我市首家慈善敬老食堂。社区慈善志愿者当起了服务员,买菜、做饭、端盘子洗碗,个个劲头十足,“爱心食堂”还提供订餐、上门送餐服务。他们坚持公益性原则,确保优质、低价。目前,服务对象已扩大到周边有临时就餐困难的老年人及广大居民。

    慈善,不等于一次活动、一场捐助,而是社会各界的长期行为。市“爱心助医”志愿者分会对 5个山区县的县医院和陈仓区西山地区的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帮扶。“爱心助残”志愿者分会的1500多名志愿者,与全市 300多名残疾人结成固定帮扶对子,开展以“帮思想、帮生活、帮生产、帮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一帮一”、“多助一”帮扶活动。“做三无老人好儿女”志愿者分会的各个服务队,坚持定期看望结对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拆洗被褥、请医买药、购置生活用品。渭滨区川陕路社区 76岁的慈善志愿者熊春花,悉心照顾 93岁的孤寡老人范玉贞, 23年如一日。国家二级秦腔演员仝凤琴,为募集慈善爱心基金,举办了个人专场秦腔晚会。

    如果想一一罗列出全市慈善志愿者们的所有爱心活动,恐怕需要出版一本厚厚的书。慈善志愿者用他们的无私奉献、真挚的友爱融化了帮扶对象的心。

爱心奉献无怨无悔——“救灾奶粉”送灾区

    2013年 4月 20日,四川省雅安市发生 7.0级地震,两天后,满载 2000箱价值 310万元的“救灾奶粉”大货车从陇县出发,翻山越岭奔赴四川灾区,表达了我市慈善志愿者对雅安灾区人们的深切慰问。一家企业迅速组织数百名职工捐款 5万多元,交到了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手里。他们说,这代表了宝鸡慈善志愿者的一片心意。

    市老年事业局的一名干部,是“为老爱心志愿者在行动”慈善分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一位多次救助遇到困难的路人、邻居而无怨无悔充满爱心的人。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曾三次参加捐款,第三次把一个月的基本工资 1167.5元全部缴了特殊党费。当她从电视上看到灾区急需 AB型血时,连续在献血车前排了五次队才完成了无偿献血的心愿。

    现如今,全市 2.5万名慈善志愿者,弘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不分人群,不分地点,踊跃投身到慈善事业中奉献着爱心。他们的行为得到了省慈善协会的肯定,仅去年,我市就有 3家慈善组织获得了省级“慈善志愿服务优秀团队”称号,两个社区慈善志愿服务队队长获得了省级“慈善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2008年以来,我市慈善志愿者平均每年贡献服务在1.8万多个工时,他们为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人们看到了慈善志愿者的美好形象,宣传了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也为宝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光彩。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