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鸡日报 时间:2014-04-18 08:26:40 阅读量:
当同龄的孩子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时,她却顶着烈日在地里干农活,帮助家里挣生活费,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逆境中的她用柔弱的身躯,诠释了青春的担当,她就是陇县温水中学九年级一班学生王玉芹。
一心一意照顾瘫痪父亲
今年 16岁的王玉芹家里有四口人,母亲靠在村里干零活挣钱,弟弟上小学五年级,父亲瘫痪在床。懂事的王玉芹每天除了上学外,还要帮母亲洗衣、做饭、干农活,照顾弟弟。懂事的她承担起了照顾家里的任务。
2009年,王玉芹的父亲王羊娃在外地打工时不慎摔伤,造成粉碎性骨折,住院治疗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但治疗效果不理想,父亲几乎成了一个残疾人。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很快陷入了贫困境地。母亲体弱多病,只能靠给村里干零活挣钱,每月 500元的收入,维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 2012年不幸再次降临她家,王羊娃又突患脑梗,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给父亲治病,母亲要外出干活,这样一来,母亲的身体更加一天不如一天。照顾父亲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王玉芹身上。她家离学校有近 5公里的路程,周一到周四住在学校,周五下午一放学,王玉芹就一路小跑地赶回家照顾父亲。
周末母亲外出干活时,家里的一切就由王玉芹一人打理。从早上 6点起床,到晚上10点,除了吃饭和写作业的时间,其余时间王玉芹都要干家务活,还要给父亲喂药。吃什么药,一次吃几粒,王玉芹都熟记于心。父亲不能走路,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细心的王玉芹每隔两小时就要伺候父亲拉屎撒尿,她每次扶父亲起身时,都要用尽全身力气。去年冬季的一天,父亲不小心拉在了床上,王玉芹不但没有怪父亲,反而自责没有照顾好他,一边用冷水洗床单,一边流着泪。
每天,王玉芹都会端盆温水,用毛巾给父亲擦脸、擦手、擦腿、擦脚,为了不让父亲腿部肌肉萎缩,王玉芹每晚还要给父亲按摩腿。晚上睡觉时,王玉芹靠在父亲床边,伺候父亲喝水、解手。
帮助母亲干活贴补家用
父亲每月要花 200多元的医药费,这些药仅仅能维持父亲的病情不再恶化,可是每月500元的收入根本不够用。王玉芹利用课余时间帮母亲干零活贴补家用。父亲瘫痪后,王玉芹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洗衣、做饭早已成为习惯,有时还背着竹筐、拿着锄头上山挖野菜卖钱。春耕的时候,给地里上肥;秋收的时候,割麦子、掰玉米,把手割伤、划伤是常事,但王玉芹毫无怨言。
村上为了帮助她家,安排她母亲清扫村口的马路,每到寒暑假,王玉芹都会主动承担起清扫马路的工作, 1.2公里长的路,每次清扫至少要一个小时,要是碰到秋天落叶,冬天下雪,工作量就会加大,至少要花两小时。夏天天气太热,扫完下来王玉芹浑身湿透。今年下雪那几天,王玉芹天不亮就起来扫雪。昏暗的路灯下,王玉芹不畏严寒,拿着大扫帚吃力地清扫着马路,每扫半小时,她都要停下来搓一搓已经冻得没有知觉的双手和双脚,等稍微有了温度再接着扫。“虽然玉芹不爱说话,但是很孝顺,她爸有病躺在床上,我出去干活时,她都要和我一起去,她是心疼我,不想让我太辛苦。”王玉芹的妈妈说。
王玉芹告诉记者:“爸爸倒下了,家里没人能挣钱了,但是爸爸看病、弟弟上学都需要花钱,妈妈身体又不好,种地、干活很辛苦。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减轻家里的负担。”
省吃俭用不浪费一分钱
王玉芹在老师眼里,是个坚强乐观、勤奋好学的学生,在同学的心中,她是一个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的学友。在学习上,王玉芹刻苦用功;在生活上,她省吃俭用,从不浪费一分钱。
王玉芹的班主任戚书宏告诉记者,王玉芹能吃苦,不怕累,班里组织大扫除,她每次都承担最重的工作任务。自己打扫完,还帮其他同学打扫。有一次,她同桌朱安丽擦玻璃时把手划破了,王玉芹二话不说,直奔宿舍拿来创可贴,帮朱安丽包扎伤口,并要求老师将朱安丽的卫生任务交给自己。在宿舍 8名同学的印象中,宿舍卫生几乎被王玉芹包揽了。
王玉芹家境虽然贫寒,但她并没有为此而放弃学习,一定要读书的信念她从未动摇过,也没有因为繁重的家务劳动而影响学习。学校给王玉芹发放的生活补助,她从来不乱花。除了学校每学期 600元的伙食补助,王玉芹每周只有不到 10元的生活费。在学校食堂,王玉芹对浪费饭菜的同学进行劝勉,并用食品袋将自己和同学吃剩的馒头收起来,留到晚上吃。王玉芹平时穿得最多的就是校服,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让母亲给自己买新衣服。班上哪个同学家里有困难需要帮助,王玉芹都会义不容辞,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捐出来,令老师和同学非常敬佩。
王玉芹,一个 16岁的花季少女,用她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孝顺,让村民和邻居动情,她的感恩,让老师和同学动容,她的坚强乐观,更是让大家汗颜。“生活就是这样,不管怎样抱怨,都得往前走…… 虽然父亲瘫痪,母亲有病,但是我的家是完整的,有父母疼爱着,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王玉芹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