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打响”扶贫“攻坚战”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03-11 10:18:32
阅读量:
“自从我们全家从台子坪(麻柳镇水磨村八组)搬下来后,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但住进了营盘梁小区新房子,而且还搞起了自己的产业,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3月10日,安康市紫阳县麻柳镇水磨村八组村民王克云谈及家里的变化时难掩心中的喜悦。
紫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山大沟深,农业人口占70%以上,2013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849元,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活困难,是国定贫困县。三年前,紫阳县被确定为全省“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县情,将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整村扶贫开发为载体,以整合捆绑各类涉农项目资金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县形成了一种以大扶贫促进大开发,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的格局。
该县双桥镇常湾村,由于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和与之相连的取宝村的公路一直无法通行,两村的村民出行和生产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2013年年初,该村与苗河村、中良村、双河村被党委政府确定为扶贫连片开发扶贫村,根据该村实际,镇上与村干部群众共同商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扶贫方案,从群众的所急所盼入手,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修通了1公里标准化连接常湾与取宝两村的“联户路”,两村1700多名群众将彻底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苦日子,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整合捆绑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是有效破解整村推进试点工作资金短缺的关键举措之一。
对此,紫阳县按照“政府统筹、项目整合、资金捆绑、部门共建”的思路,成立了涉农资金捆绑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主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为副组长,扶贫、农业、计划、交通、林业、水利等多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全权负责协调各部门下一年度各类项目的编制、申报。
同时,紫阳县根据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领导小组每年年初都要召开涉农部门项目申报协调会,在各类项目申报之前,统一把关,统筹安排,确定实施捆绑方案。重点示范村定在哪里,计划、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就投向哪里。在依托上级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县上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扶贫资金,用于示范村建设。
向阳镇址风村,是一个居住分散、交通落后的山区贫困村。在“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中,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00余万元,大力发展1900余亩核桃园,2013年已经投产见效。
该县还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整治、群众素质提升、文明生活推进等目标,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规划。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社会事业、科技培训等建设内容。并结合“一村一品”产业开发要求,因地制宜,重点发展以山林经济为主导,果蔬、蚕桑、涉水为补充的特色产业。
2013年,分布在14个镇的连片开发村完成优质核桃产业园建设4800亩,发展厚朴17000亩、魔芋6100亩、烤烟800亩,完成村级示范路建设15条120公里,新修生产道路15公里,便民桥建设8座,启动建设村级活动室10个、村文化活动广场硬化2个共3000平方米、农家书屋37个,建连户路12公里。
三年来,紫阳县扶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村试点工作实际完成总投资2554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050万元,惠及群众5.6万人。(紫阳县委宣传部 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