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激活农村党建“一池春水”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14-03-07 17:36:43 阅读量:

王益区激活农村党建“一池春水”
规模化养殖拉动农村经济增长
王益区激活农村党建“一池春水”
王益区激活农村党建“一池春水”
你的脸好像红苹果

西部网讯 近年来,市王益区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通过“抓班子、抓队伍、抓产业”三大举措,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破解班子战斗力形成难、党员干部作用发挥难、集体经济发展难的“三难”,激活农村党建“一池春水”,助推农村党建与农村科学发展、和谐稳定互动双赢。

抓班子强基础,对症下药破解战斗力“形成难”。在村级党组织换届中,实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积极推进农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优化班子文化、年龄和性别结构。选派“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由外部“输血”带动自身“造血”。全区向农村党组织选派了4名“第一书记”和35名党建指导员,帮助村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培养村级后备力量,村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精神文明得到较快发展。不断健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组织议事规则、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制度,提高了村级班子科学决策水平,落实了责任主体,扩大了基层民主。在农村党组织中实施“多彩村庄、幸福农家”工程,强化村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多彩幸福村庄。

抓队伍提素质,因势利导破解党员干部作用“发挥难”。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素质强农”活动,建立农村干部换届后培训、在职培训制度,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等方面培训,强化党员党性观念,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致富带富本领。开展“学习郭秀明,树党建群星”活动,注重发现“好苗子”,采取领导包联、部门包抓等形式,整合农林、民政等部门资金、项目资源,打造不同领域、行业“党建示范点”,培育出闫东玉等一批“郭秀明式的好支书”。注重营造“郭秀明式的好支书”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辐射带动农村干部积极发挥作用。组建“夕阳红党小组”,通过设岗定责、承诺履职、星级考评等措施,有效发挥了农村老党员的作用。深入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双承诺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发挥党员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

抓产业促发展,强化措施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大力实施“双带双富”工程,农村党员干部带头领办创办致富项目,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创业致富。全区党员示范带动群众创办致富项目达100多项。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考量村级党组织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产业强村富民”工程,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全区创出了 “孟姜红”桃、“常家乐”苹果、“文明塬”花椒等一批果业品牌和赵家塬、塬畔村的农家乐等一村一品专业村,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鼓励支持村党组织创办或领办合作社、协会组织,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合作社、协会组织健康发展。全区建立“支部+协会(合作社)+党员+农户”产业型党组织60多个,形成了果业、畜牧养殖、农家观光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带动广大农户走上了富裕路。(通讯员 陈海燕 乔转锋)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